分卷阅读411 (第1/2页)
是对人心理的考验呢?心理素质差的人,是挨不过去的…。第273章考完归家在过了中午之后就可以交卷了,吴有为就交了,交完之后收拾了一下,他可以歇息半日。然后将自己这个号房收拾了一下,马桶要换,要抻一抻懒腰,在窄小的号房里活动一番在落日前,收卷了。众位考生出门,可以归家休息一日。龙门一开,大家纷纷排队往外走,很多人呼朋引伴,又有不少家丁书童在找主人。他们三十多人聚在一起,被人接回了家。一个个的确是累坏了。可是一个个却还惦记着考试的内容,吴有为劝他们过去的便放下吧,考好考坏都交卷了,专心准备后面两试。论、表、诏这些小题不用提,考官也不会细看,背过的圣贤之作拿过来套一套就差不多了判,更是只要熟背大明律就能做对,毕竟依法行事嘛,谁也挑不出错儿,如果想不依法行事,就看看罗伦,当初多好的情况啊?他可是宪宗皇帝第一个钦点的状元,还不是被发配到了南方那偏远之地?要不是有双季稻和三季稻,又有那海外农作物,罗伦能不能被宪宗皇帝想起,还两说呢。所以枪打出头鸟,大家都不敢冒头了。最重要的是策问。不只第三场考试要考策问,最要紧的殿试也要考策问。策问的水准若不在二甲上,最好会试结束后就别再考了,以免沦为三甲,前程艰难的同进二月十二日。考试继续依然是三更起,半夜去排队,四更进场,搜检。这次吴有为又长见识了,因为都二考了竟然还有人夹带小抄!不佩服都不行了,你夹带小抄…有毛用啊?给吴有为搜检的依然是万通只不过这次吴有为不再是分配到原来号房的地方了,不过也没太烂,分到的依然是好的号房,不漏风,不漏雪,朝阳,远离茅厕等地。考试的内容就不多说了,说了咱们也不能懂,吴有为考的时候,依然小心翼翼,他可不想再等三年了。二次考试依然费劲巴力,吴有为小心翼翼应对。等到了二月十五。便是会试三场中最后一场的策问试。这一场至关重要,因为”以经义或政事等设问要求解答以试士。“问的就是国家大事。自明朝开始,策问经义已经改成了问策。询问治国之道,历届以来,倒是让文人们更加关心国家大事了。第三场最后一题,便是四个字:君问粮秣。就四个字,让你破题,献策。粮秣的意思,是军队中人吃的粮食和马吃的草料。可是追根究底,还是粮食问题,明朝这个时候已经有了小冰河时期的征兆,天气变化无常地动频繁,日食月食不断。收成一日比一日少,不然宪宗皇帝也不会那么重视农耕,没有粮食就要饿肚子,这江山他还能坐的稳么。怡巧前些日子,他们没少谈论关于种地的问题,古代是农耕为主,农业得到非常多的重视,只是天时有限,技术不行,所以只能靠天吃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