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55 (第2/2页)
宋问这里总有许多他们没听过的人,他们有着各种各样说不出的来历,不可说的身世。 似乎天底下处处都是隐士,而偏偏这些隐士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只认识宋问一个人。 众人心照不宣,只觉得她是在推脱,不愿受这功名。 想她是一位很低调的人。身为太傅的外孙,也不依仗自己的身份。只是低调的在书院做一位先生。 天底下竟有如此超脱之人! 众人敬佩点头。 宋问视线四处一转:“……” 这眼神都不对。 唐贽也懒得与她深究,拂袖道:“发卷子吧。” 礼部官员上前,两手接过,捧着卷子到一侧的桌上,然后开始叫号:“一号!” 考生依次接过试卷。 考中复试的,站到左边。未考中的,站到右边。 宋问便瞪眼看着孟为,拿过卷子后,喜笑颜开的去到了左边。成为本场第一位及第进士。 孟为朝她挤挤眼,比了个手势。 哎哟! 卷子叫号到十的时候,及第者只有三人。众学子不禁开始担忧这场加试的难度。 随后叫到二十号的时候,共有十人站在左侧,其中云深三人。 叫到五十号的时候,太学两位博士脸色已如墨色。众人沉默,不敢将欣喜表示出来。 最终考卷分发完毕。 本次考核中,唐贽与几位官员,共评出六十二名进士。较去年的四十九人,多出十三人。实在是喜事。 其中,云深书院共有七人。 只不过。太学竟……无一人! 这结果实在是不忍睹视。宋问脑海里闪过的,都是鲁迅的名言。 这下不止太学两位博士脸色不好,唐贽的脸色也很是不好。 糊名是宋问提议的,他们云深学子,糊名与否,结果并未太多改变。而这太学,竟然全军覆没? 国子学的独苗苗倒是还在,险险留住,可名次也很靠下。 莫非隐去了功名家室,他国子监的生徒,就真的技不如人? 太学学子低垂着头。若非唐贽在上面,恐怕隐忍不下来。 从意气风发,到黯然神伤,这反差委实太大。 脑海中闪过许多念头,都不忍细思。 他们甚至想不出该如何与别人解释。 若一开始,没有这样的事情,也不会有什么。而如今,在加试中尽数砍下,其中必有猫腻。 众寒门也是低着头,一言不发。心中颇为感激宋问。 若非宋问糊名,恐怕这六十二位名额里,免不得要留几位给国子监,以保全对方的名声。而如今,却是凭的真材实料。 考过了国子监的生徒,当真是扬眉吐气! 同时也是对宋问大为敬佩。 学生或有天资,可先生却至关重要。不然,一间私设的书院,如何能一朝出现七名进士? 纵是国子学,也难以做到啊!何况及第的高官子弟中,又有多少人,是已经内定好了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