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55 (第1/2页)
书,有种豪放之气。文章颇有灵气。 也提到了先前天下藏书的事情,但是未将功绩归到宋问身上,可以说只字未提,而是一通赞美朝廷与天子。并于未来推行做了一个展望,提了些许建议。 “功在千秋,利在万代。” 写得好看,又写得和心意。 这一通看下来,那真是心情舒畅。 唐贽扭了扭脖子,虽然是宋问的学生,但的确是可用之才,便直接写了个“通”。 这样一沓批完,暂时放到一侧。 其余考官也阅得差不多了,将写了“通”的放在上面,先呈给陛下。 唐贽也有了经验。能一眼看出,哪些是云深的学子。 不得不承认,考生的水准,确实是有差异的。宋问没有辱没宋祈的名声,她适合做一位先生。 她的学生,有思想,又不偏激。识时务,又不谄媚。 考官判“通”,不是没有理由。只是,云深的人数太多了一些。 唐贽微微皱眉,敲着桌子,重新删选一遍。 从文采,立意上,将比较出挑的几位再细分出来。 贡院内安静非常,唯有页册翻动的声音。 时间飞逝而过,陛下与众考官在批卷子,沉浸其中,可能并无感觉。 众人等在一旁,很是煎熬。 考生是因为,此考近乎定终生。要想再考中一次进士,真是难于青天。 不止要实力,更需要运气。而运气又能有几次呢? 宋问则是因为脚站得很酸。 王义廷依旧胸膛挺拔,负手而立。他偏头看了眼躁动的宋问,见她不住的抖脚,说道:“你靠着那边柱子上,休息一下吧。” 宋问摇头道:“不必了。” 看着天色将黑,时间应该也差不多了。 宋问有些抑郁,她的学子科考,为何最受罪的人却是她? 宋问低头,正看着自己的脚尖出神,台上的人终于出声。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唐贽眯着眼道,“宋先生,是你说的?” 宋问抬起头,一脸茫然。 唐贽甩着卷子道:“朕批阅的卷子里,可是有不少人提到了你。” 宋问大汗。 这群考生,估计是看宋问有诸多功绩。加上方才的提议,又为陛下所取,是以误会唐贽很看重宋问。宋祈后继无人,不明真相者,多数认为这衣钵,将来会让宋问顶上。 加上那首诗实在写得很好,他们初初听见的时候,也是大为惊艳,便忍不住想要用上。 不想竟弄巧成拙了。 宋问呵呵笑着,用扇子敲了敲额头,说道:“误会。这句话不是宋某说的,是张载说的。” 唐贽:“张载是何人?” 宋问:“张载就是……一位有名的鸿儒。” “嗯?”唐贽靠上椅背,“朕怎么没有听说过?他是哪里的人?” 他是历史洪流中的人…… 宋问抿着唇,说道:“一位隐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