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61 (第1/2页)
状元,陆辞?” 距离寇准据理力争,在朝中大呼小叫着要把陆辞这位不可多得的青年才俊塞入前途无量的馆阁之中,才过去了一个月不到吧? 尽管对寇准的一些言行意见不小,但在陆辞身上,官家倒是与其很难得地意见一致。 因此寇准在前面冲锋陷阵,为陆辞争取,吸引尽了炮火时,官家就来了个顺水推舟,将陆辞来了个免试提拔入阁。 仅一个月,就出事了? 对陆辞印象一致极好的赵恒,听闻此事的头个反应,就是怀疑。 然那台官却丝毫无惧,昂首挺胸而立。 在他看来,这证据可是陆辞上官送来的,那还能有错? 况且就算是小郎君不知轻重,并非是故意犯禁,而是受jianian人诱导,事实仍是如此。 才入仕途,就遭这种弹劾,一旦证实了,怎么着也得伤筋断骨,日后但求寸进都难。 寇准更是双目圆瞪,气得一跺脚,当场就要开骂:“你个糊涂老儿,休得血口喷人!” “陆辞贪赃受贿之罪证在此,还请枢密使慎言。”那人自认胜券在握,不卑不亢地行了一礼,铿锵有力道:“还请陛下亲眼验看。” 一直按兵不动的晏殊,目光在那三个大包裹上略作停留后,不禁挑了挑眉。 该不会是他想象的那样吧? “……”对这人的咄咄逼人,赵恒不悦地拂了拂手,到底是对方职责所在,也无法斥责,唯有示意林内臣:“就由你去拆吧。” 若陆辞当真辜负他一番看重,那无需别人说,他也会施以重惩。 林内臣听出官家隐含的怒气,心里暗叹一声,只有领命上去了。 当林内臣在众目睽睽下,利落地将三个封得里三层外三层、无比密实,根本看不清里头物件的真正形状的包裹全部拆开时—— 映入眼帘的,却是一个个用小罐装好的小甑蜜蒸,花饼,鲊脯,间道糖干荔枝…… 这乱七八糟的数量看着多,但哪怕群臣将它们生生瞪穿,也不难得出这‘三包加起来的总共价值,明显还不超过三贯’的结论来。 ——朝中倏然一片死寂。 作者有话要说: 官家:你他妈在逗我? 注释: 1.官舍: 宋初,京朝官只能自己租房子。仁宗朝的宰相韩琦说:“自来政府臣僚,在京僦官私舍宇居止,比比皆是。”连宰相都是租房居住,有朱熹的话为证:“且如祖宗朝,百官都无屋住,虽宰执亦是赁屋。 到宋神宗熙宁至元丰年间,朝廷便拨款在皇城右掖门之前修建了一批官邸:“诏建东西二府各四位,东府第一位凡一百五十六间,余各一百五十三间。东府命宰臣、参知政事居之;西府命枢密使、副使居之。……始迁也,三司副使、知杂御史以上皆预。”有资格入住“八位”官邸的都是副国级以上的宰相、参知政事、枢密使、枢密副使、三司使、三司副使、御史中丞(相当于议长)、知杂御史(相当于副议长)。至于部长以下的官员,不安排官邸,还是“僦舍而居”,或者自购房。 官邸配备齐全,生活用品一应俱全,但入住的官员对官邸及生活配套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一旦离任即必须搬走,官邸内一切物件也必须交公。() 第九十一章 在一片落针可闻的寂静中,不知是谁先没忍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