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瑾英年录(又名公瑾华年书)--周瑜传_第一章 南国正清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南国正清秋 (第3/4页)

“他不明白一个天地间最大的道理,朝廷是为百姓而设立的,而百姓不是为朝廷而生存的。当年上古明君尧舜被百姓推举而立国,是百姓为了大家共同的福祉而建立的一种秩序,为王者被百姓授权管理共同的钱粮生计,并非是天降社稷,然后百姓却要唯朝廷马首是瞻,祈求恩泽。 ”

    孙策盯着周瑜:“阿瑜,你告诉我, 你忠于大汉么?”

    周瑜冷冷道:“大汉是什么,是我广袤田野中的芸芸众生,还是高居庙堂的陛下一人?何为忠何为不忠?忠于一方百姓算不算忠?还是只对刘天子俯首帖耳任其宰割才算忠?” 顿了一顿,接着说:“瑜平生之志,是匡扶明主救天下黎民百姓于水火,以己之力,为万千百姓成就开明盛世,孟子《梁惠王章句上》中所说的“居者有其屋! 病者有其医! 勤者有其业! 劳者有其得! 少者有其学! 童年有其乐! 读者有其校! 弱者有其助!.这样的朝廷才是我周瑜为之折腰的社稷。 阿策,你不是也看到了,如今的大汉天下,饿孚遍野,饥民如潮,黄巾之乱,天子昏庸,搜刮民脂,骄奢yin欲,jianian臣当朝,屠戮异己,阻塞言道,迫害党人。。。这样的昏庸之主,何德何能为天下百姓之君?”.

    “痛快!” 孙策突然大吼一声,吓了周瑜一跳。 “痛快,周公瑾啊周公瑾,你说出了我心里话! 我就觉得心里有一团火,想烧遍天下,烧尽一切鬼魅魍魉,可我却没法像你这样清楚地说明白一个道理。你敢不敢和我孙策一起,举环首大刀,驰骋疆场,打遍jianian佞,开创清明盛世?” 顿了顿,孙策又说:“就像你喜欢的孟子名言,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我们携手为天下人讨回天下如何?” 孙策双手紧紧抓住比他高半个头的周瑜的双肩,不停地摇晃。

    周瑜轻轻拂开他的手,声音很轻,在孙策听来却如同雷霆万钧:“伯符兄有鸿鹄之志,弟瑜定当仰慕追随。提三尺青锋,与兄长一起纵横天下,共创大业,开创亘古不世之功!”

    庐江太守府,夜风萧瑟,后花园的凉亭里,太守陆康正在抚琴。琴声低沉萧瑟,呜咽无序。

    “老爷,天凉, 早点歇息吧。” 说话的是如夫人姩儿。她身后还跟着一个中年男人和一个七八岁的男童。

    太守府的新如夫人姩儿才十九岁,是现年六十四岁的太守陆康老来兴起在四年前纳的孤女。

    本来是做孙女的年龄,却深得老太守的欢心。而且很会生养,竟然在三年前为陆康诞下一子。取名陆绩。

    陆康前前后后也生了三四个儿子,无奈大都夭折,只有长子陆儁活下来,在朝中为官。年已四十岁的陆儁对老父亲的一切做为并不敢苟同,他此次专程从洛阳回到庐江省亲就是想和父亲谈一谈家事,国事和时局。

    陆康看了一眼长子,站起身来朝茶室走去。

    "阿儁,你来一下。"  陆康低声道。

    两人走进茶室,将门关上。

    “阿爹,孩儿这次回庐江省亲,是特意要向阿爹询问一件事,必须当面询问,不能假以书信,怕事不机密。” 陆儁压低了嗓音。

    “哦?什么要事你如此郑重?”

    “阿爹,我在京城隐约听说庐江周氏全族覆灭,有阿爹的密报之功?”陆儁的声音更低。

    “胡说八道,他们周氏族子自去京城sao扰,被董太师剿灭,这是天下人都知道的事,于我何干?” 陆康冷哼。

    “阿爹,你是庐江太守,他周家子侄率领部曲出发去洛阳,无人知晓。即便董太师布有哨探也在洛阳周围,那时再设伏,是无法把周家子侄杀得如此干净的。只有一种可能才能让董太师从容调军布置陷阱伏兵将他们一网打尽。那就是庐江的地方官有通天密报。”陆儁盯着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