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5 (第1/2页)
再接着讲点。 她就随便选了前排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问道:“同学,你叫什么名字?” 少年被苏慧兰当众点了名,立时闹了个大红脸,抓了抓帽子,结结巴巴说了一句:“俺、俺叫田爱、爱华” 苏慧兰就把他的名字写在了黑板上,“田爱华同学,这就是你的名字。” “爱的笔划比较多,但是这是正常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世上的爱很多,有父母之爱,兄弟之爱,夫妻之爱,更有伟大的信仰之爱!” “什么是信仰之爱?就像那些为了建设我们新中国而不幸牺牲的革命工作者,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怀揣着伟大的共产主义信仰,他们为了坚持这个信仰,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奉献自己的生命,这就是一种信仰之爱!” “所以大家不要觉得这个‘爱’字笔画多,当你在写这个字的时候,要记得的它的每一划都代表着这个世上的一种爱,或者一个关爱你的人。” 说完,她对少年笑道:“爱华、爱华,爱我中华!这是一种值得称颂的情感,跟信仰之爱一样深刻!田爱华同学,你的名字起的很好!” 不料,少年听她这么说,脸上不但没有被夸奖的高兴,反而还有些尴尬。 苏慧兰正觉得奇怪,就听先前说认得“×”的那个年轻小伙子站起来道:“那个,苏老师啊,俺弟他是大舌头,其实他叫‘田二华’,俺是他哥,俺叫‘田大华’……” 苏慧兰:“……” 虽然闹了点小乌龙,但是苏慧兰这堂课还是比较成功的,在她宣布结束后,周围立即响起了一片掌声,这掌声如雷鸣一般,许久都不曾停歇。 所有人都再次对苏奶奶和苏大伯一家举起了大拇指,再提起苏慧兰时更是满脸的敬重钦佩,叫苏慧兰心里也忍不住生出几分成就感。 35. 日常(一) 当天,大队里不少人都给自…… 当天, 大队里不少人都给自家孩子报了名,截止到第二天中午,一共收了四十二名学生。 这个数字在苏慧兰的意料中,甚至比她想的还高了一点。 这四十二个孩子, 年龄大致在8到12岁之间。 在农村, 半大的孩子已经能为家里分担不少活计了, 所以很多人家通常先只送一个孩子来念书, 等过两年再送第二个, 这样拉开档儿, 既不耽误家里活儿, 也能稍微减轻点负担, 一举两得。 有格外会算计的, 也打着先送一个孩子来, 等学会了再回去教其他弟弟meimei的主意,反正不管怎么说, 这个数字比苏慧兰预计的要好得多。 唯一让她有点在意的,是这四十二个孩子里, 女孩子只有十人。 不过这种现象不光是在农村, 她以前在滨河市上学的时候也有这样的情况,班级里男生的数量往往是女生的2倍以上,而且这个数量差距也会随着年级升高而不断拉大。 苏慧兰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很多陈旧的观念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她心里也曾针对这种情况设想出了一些解决办法,但是毕竟现在才刚开班,有些事为时尚早,况且光凭她一个人的力量是完全不够的,她需要更多的支持者。 当然, 也有让人特别高兴的事,在这四十二名学生里,其中有一个年纪最大的,就是之前被苏慧兰听岔了名字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