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服禁药放浪失清誉,诱明主纵情得艳名 (第4/4页)
凤是真。 女帝床帏间与王谚密语,说最好生一个像王谚的女儿,把荻溪和天下都封给她。 不论此胎是男是女,都会是王家的储君了。 王谚这时即将临盆,得女帝此诺,完全放下心来,只等瓜熟蒂落。 天不遂人愿,十月怀胎期满,却久久不发动。 王谚孕后不愿见儿孙,此时族内焦急,遣了王携之和王莎莎来探望。 王谚此时也焦急万分,抚着高高隆起的肚子,和王携之见面时,病急乱投医,请略懂医术的儿子诊脉。 王携之虽然自学成才,不如太医医术高明,却也发现没有胎动,犹豫着不敢开口。 王谚看出儿子有保留,逼问详情。 王携之哪里敢说,只让父亲问问女帝。 女帝早就知道王谚必然是假孕,且暗中敲打令太医闭口不谈。这时王谚亲自来问,女帝就给了他一碗药。 王谚服下,腹痛如绞,昏死过去。 醒来后,女帝正坐在床边看奏折。 王谚心中满是柔情,孰料女帝面露难色,告诉他怀的皇嗣胎死腹中,流下后已经下葬。 王谚毕竟年事已高,身体虚弱,大为伤心,一病不起。 女帝在他病中常常探望,安慰孩子还会再有。王谚年岁如此,人尽皆知,此言只可能是安慰。 王谚越病,越妒恨女帝年轻的情人们,明知久病将死,也要死死抓住女帝,平时不肯放下的身段,这时也放下了,抱病请女帝垂怜,任由女帝玩弄。 女帝夜夜和生病的王皇后同床共枕,弹劾的奏折几乎堆满了几案。 王漠和王携之进宫,劝王谚为家族名声考虑。 王谚自己都要死了,完全不在乎这些,说道:“只要王家仍保富贵,风言风语何足挂齿。” 女帝抱来了王莎莎的孩子,充作王谚之子。 王谚眼见女帝有情、家族有望,神清气爽下病立刻好了大半。 女帝病重,王谚悉心照料。 女帝继位后几番改革,王谚总在背后默默帮助。女帝召议立储,王谚也从未想过她另有人选。 王家败落那天,王谚自缢身亡。 女帝在三十岁那年无疾而终。 女帝仁爱,登基后恩准宫中奴婢年满皆可出宫,自由嫁娶,禁中事遂传入民间。 有好事者编《飞燕外传》,托先汉赵飞燕之名,写本朝王皇后之事,或有演绎,或有实情,兹节录如下: 王皇后讳谚,世代簪缨,门风清贵。谚少有才名,肌骨莹润,容姿绝异,时人称玉树生朱门。……谷原公主出降,生二子二女。 ……王氏世奉道,善养气,又习合气之术。谚年过花甲,尤能久视,眼波湛然。媚骨天成,风韵犹存,乃与荻溪公主有私,一身侍二主也。……谷原薨落,荻溪践祚,谚乃入宫为后。 ……后虽年长,而体纤身轻,翩然若飞,帝谓之燕郎。 ……后素柔婉,曲而媚上,荐儿孙为侍。女孙王仪,素刚正,屡面刺父祖,以成帝飞燕事讽之,后弗听。终无子,帝甚怜之,恩宠不衰。 ……后性放荡,虽蒙盛宠,尤不为足,使人广求黄赤之方,秽乱宫闱,失礼于人前。识者以为祸水,朝野有微词。直臣屡上书弹劾,帝不忍惩之。 ……王氏坐罪,家产尽没。后御下骄慢,事上逢迎,素与司礼监宦者有隙,惧连坐,且自矜身世,恐受辱,遂自缢死。帝闻之,面无悲色,然亲往致祭,言辞动人。太后欲广募良家,以充宫室,帝以靡费辞之。未经年,山陵崩。朝野皆以为追慕后也。 后以绫终,帝以情崩。故曰:宠滥亡身,爱深殒命。不可不为戒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