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75 (第1/2页)
是已经不想哭了。万通看着,小声嘀咕了一句:“慈母多败儿!”总管太监听到了,但是他就当自己没听到!小太子看着也不像是个败家子的胚子,就万大人心狠,这么可爱的孩子都能折腾的起劲儿。孩子终于心情好了,吴有为带他去了教室。虽然外面寒风凌冽,但是教室里还是很温暖的,因为阳光充足,屋里还有两盆青翠欲滴的兰草,一丛落地的富贵竹,用一个很大的很现代化的玻璃大花瓶盛着,里头有清水和鹅卵石。一个白玉小香炉,燃着淡淡的栀子香,一看就是书房的标配。老师学生坐在一起,吴有为看小太子不太舒服的样子,就知道第一天练武,人还没缓过来,于是也不着急跟他上课,而是跟他商量:“臣负责教导您,您呢,是储君,学习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孤知道。”小太子正儿八经的小样儿还挺萌:“孤以后就是太子了,不能不成材。”“嗯,所以,臣想,这第一天,跟您商量一下课程表的问题。”吴有为觉得孩子挺好,虽然昨天熊了点儿,今天还是不错的嘛。“课程表?”小太子不懂了。吴有为跟他解释了一下,然后一大一小开始叽叽喳喳,讨价伦价了起来。每天早上练武,上午学语文,这个很重要,而且不止吴有为一个老师教导。小太子需要学的东西很多,四书五经全都要,还包括大明律、大诰等等。下午是数学、自然、地理、历史、化学、物理、医学、药学和实践。当然,也统称为“杂学”。九天之后,休息一天,十天是一旬,一旬休息一天,也可以了。吴有为的陶文书院和后来开设的杏林医学院也是如此。“实践是什么?”小太子对这个比较好奇。“实践啊,就是太子殿下有些东西懂,却无法亲身体会,所以实践就是可以让太子殿下在有限的条件下,去亲身体会。”吴有为道:“太子殿下可知道“悯农“一诗?”“知道!”小太子摇头晃脑的背诵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w这首诗,是父皇教他的,母妃也教他们姐弟四个都背,说吃饭不许剩太多,也不要挑嘴。“太子殿下真是聪慧。”吴有为赞了一声,小太子特别得意。小孩子都喜欢被人夸奖的,吴有为看小太子这样,就知道自己夸对了。“不过您知道锄禾,为什么辛苦吗?”吴有为问他。小太子愣住了:“不知道,孤......孤没见过。”别说禾苗了,他连青草,见的都是宫人们打理好了的草坪,都算不上野草了。“所以,臣希望太子殿下可以体会到农人的辛苦。”吴有为温声道:“而不是像赵括一样,纸上谈兵。”“赵括是谁?”小太子好奇了。吴有为又解释了一遍,赵括,以及他纸上谈兵的典故小太子明白了:“孤懂了。”“吴大学士,那个,难道要太子殿下去下田吗?”总管太监在一边憋不住了,这么小的孩子,就算是在外面,穷人家,也不会让他下田的啊?“这个好办,将东宫花园子清理出来一块地方,专门给太子殿下种田用,整理田地,下种子,育苗什么的,不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