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621 (第2/2页)
欲试,毕竟出战就等于是捞钱啊!松江府张升这边也正在努力,他刚来的那段时间,很是平静,跟一般的知府一样,加上张升可是陶文书院的山长,他来了,也带来了一批陶文书院的学生。比起吴有为教授的杂学,他教导的都是正儿八经的学问,加上吴有为来这边几年,张升在翰林院,一休假就去陶文书院,甚至还拉上几个翰林给他们讲课,陶文书院这几年在京中名声大盛。这天张升给吴有为去了消息,让他来“述职”一下,其实就是走个过场,毕竟张升现在是知府,得时不时的关心一下手下的政务。述职过后,便是家宴了,张夫人亲自下厨做的饭菜,崔铁牛也在饭桌上。看到已经是个官员了的崔铁牛,很是感慨。谁能想到,当年一个被生活所迫都要卖身为奴的人家养出来的孩子,竟然能当上官呢。张升现在说起来,还很佩服吴有为:“幸亏当时你建设的时候,设计得好,各科各院如今都满了人,每一年毕业的学生都不少。“那也是因为有你们在。”吴有为不揽功,他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特长不是教导那些学生为官做宰,而是教书育人。他分开各科,如今也都小有成就,现在那些学生来了上海县,在上海综合书院里,担任教书先生。“不过,我这里想要重建是不可能了。”张升道:“推倒重建,青浦县可以,我这里不行,所以我打算扩建。”“扩建?”吴有为一愣,随后一想就明白了:“也可以。”作陪的崔铁牛道:“也可以叫新城,然后是二环、三环?”“乐意叫就叫好了,反正地名也不一样的。”吴有为笑了:“这里可以叫松江府老城区,外面新建的就叫新城区,等到再新建,就叫二环、三环。每一个新建的都要将城区包裹一遍,就像是穿衣服一样,一层套一层。其实,像北京那样四四方方的也可以,但是这里的条件并不允许。一环套一环也不错。吴有为还给他出了不少的主意,例如下水道,例如上水,以及盖好房子后的买卖,前期投入。“没钱怎么办?”张升问吴有为:“我可没有你财大气粗。“那就划地皮嘛!”吴有为乐呵呵的道:“地皮卖出去,但是必须要有合格的施工队,购买的住户也要有所规定...这一套,他已经很熟悉了,并且上海县目前有十八支建筑工程队,其中有八支已经过万人了。里面形形色色的人包括在内,有泥瓦工,有木匠,有铁匠....他说得多,张升没记住:“明天写一份章程过来,我看看。‘“行!”吴有为点头:“不过你可得优先考虑我们上海的建筑工程队啊!”张升想起杨一清跟他说的话了:“可以,不过能多优先,取决你给我的计划书。”他可比杨一清那家伙聪明多了,崔铁牛在一边只管给他们俩盛汤:“说了那么多,喝汤,喝汤!”汤是海鲜汤,里头还放了鱼丸,吴有为喝了砸吧嘴:“再来一碗!”因为天气热了,吴有为回去后就窝在上海县的县衙里写写画画不怎么出门了。万通却依然需要锻炼水军,还有他带来的振威营,这几年虽然一直保持一万人,但是有好多人都在上海县这里驻扎了下来,娶了媳妇儿生了娃,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