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67 (第1/2页)
哪儿弄来那么多油?”宪宗皇帝卡壳儿了。也是,在古代,油脂都是珍贵的东西。“豆油就行!”吴有为道:“油炸过后,豆油还能用来炒菜,因为是熟油了,没有生豆油的那股味道,炒菜、炖菜都合适。”当然,不能用油过度,那样该不健康了只是油炸一下应该不错,方便面保存好了,也能很方便的。宪宗皇帝一听说用油,就有些明白了,这东西能推广,但是能吃得起的恐怕就是军官们了,兵丁们是难了。“不用油炸,是不是就不能保存了?”宪宗皇帝问:“一定要油炸过后才能长时间保存?”吴有为听了之后,知道关键在油上,于是又想到了一种食物:“挂面,也行!”万通疑惑的看着吴有为,虽然没出声询问,但是已经表明了态度。“挂面?”宪宗皇帝同样没听说过挂面。吴有为一噎:“你们不知道?”宪宗皇帝摇了摇头:“不知道。华人喜欢吃面食,尤其在北方,方便面、挂面等大行其道。吴有为记得以前看历史的时候,远在唐代,就已经在食用这种“快餐”了。据专门门从事敦煌饮食研究的高启安博士说:“检阅敦煌文献发现,远在唐代就出现了挂面,当时叫做“须面“。于是就问他们:“那可知道须面?龙须面?”“龙须面知道啊!”宪宗皇帝道:“每年朕的寿诞日,都会做龙须面给朕吃。”吴有为干笑一下:“臣在家也吃寿面。只是他太小,一般不是整寿都不过的,而且他的生日是十月二十二,正是万物萧索,要冷不冷的时候。家里不会庆祝,因为据说寿辰庆祝的太早,会被阎罗王记在账上,所以古代人都是五十岁之后才开始庆祝整寿,平时都是偷着自家人聚在一起过个生日就行了。六十岁七十岁才大贺一把,等到八十岁了,不止是自家人全村人,甚至连此地的一方父母官都会来贺寿。“可是龙须....不都是现做的么?”万通想不明白了。吴有为就知道他们说的不是一个面条!没办法,吴有为只好编纂了一个故事:“相传古时,军卒和百姓不分酷暑严寒日夜苦干,家人为使亲人能吃上面条,便把擀好切细的面条挂在竹竿,上晒干捆把,连同调好的酸汤送到工地,让亲人在劳动之余,下锅煮熟,入酸汤食之。这种吃法既能充饥又能解渴,被誉为上等慰劳饭食。后来有人将晒面条改进为手工挂面,在酸汤中加入漂稍’(鸡蛋煎饼、嫩韭菜、白菜心切碎即成),就成了如今在民间及宴会上广为流传的酸汤挂面。而挂面由精制面粉制成,不含防腐剂及添加剂,营养成份得到了有效保留。挂面之所以可以长期存放,是因为它通过干燥脱水的过程,没有水分,保存时间自然长。而且挂面也可以用玉米粉做,玉米挂面,也很能保存,起码二年之内,不会坏掉。同样的特点就是没有水分,保存时间长,只要阴凉干燥的地方,就能放一二年,这一点,跟北边的环境特别符合。宪宗皇帝立刻就注意到了一点:“你说的食物,都是没有水分或者水分很少,是跟水分有关系么?”“有。”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