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59 (第1/2页)
本来这一年的八月,山西赈济的,可是因为那边种了玉米,哪怕干旱也收了个七七八八,加上番薯和士豆,也没比丰年少多少。而且吴有为的那美食书里有各种粉的制作方法,地瓜粉,土豆粉,瞬间就有人研究了出来,更因为这种粉条可以存放很久,边境上的边军屯田最合适了。中秋的时候,京中就开始流行吃粉条了,猪rou炖粉条,小鸡蘑菇粉,甘蓝炖粉条,凉拌粉,rou末土豆粉等等都上来了。在吃食上,大吃货国的人从古到今都走在世界前沿。粉条一出,餐桌上又多了个东西,就连翰林院里都能吃到猪rou炖粉条了。尤其是一开始大家都爱吃的时候,啼哩秃噜的特别搞笑,吴有为每次吃都能笑喷。万通却觉得粉条不错,还问吴有为:“你们那个时代,都是吃什么东西呀?”“啥都吃!”吴有为道:“毒药都能吃得开心。“那还不毒死了啊?”万通说完就反应过来了:“不对,难道你们那个时候,人人都能百毒不侵?”那可太厉害了!“是啊!是啊!”吴有为点头:“什么苏丹红、地沟油、三聚氰...我们统统都吃过!”“那都是什么呀?”万通想了想:“地沟油...就是从地沟里弄出来的?那还能用?”那么黑漆漆又那么臭烘烘的东西“要不怎么说那些人利欲熏心呢!”吴有为就跟他说了一下那个时候的各种食品问题。不过万通却从里面注意到了一点:“你们那里不缺粮食吗?”不缺啊!”吴有为道:“农民一到秋天就愁卖粮问题。这对万通来说简直不可思议,大明都嫌弃自己的粮食少,因为粮食是不能长久保存的东西,可是没粮食也不行。不过很快,他就知道,大明也不缺粮食了。癸丑,天下又一次丰收,宪宗皇帝现在底气十足,以水旱相仍,下诏宽恤,各地削减一成粮税。在民间的声望又上了一个新高度。大臣们也觉得皇上做得太对了,粮库里的粮食太多,吃不完,这东西又不能长久存放,只能是一年换新的,陈粮全都卖出去,酿酒也好,是做成农副产品也罢,反正不能让它腐朽坏掉。于是大明的酒业蓬勃发展,但是也有朝廷监控,酒低度的喝,高度的卖给朝廷,朝廷统一往边军那边发,依然是不许他们多喝。还是跟出口的烈酒分开,出口辣椒只出口辣椒粉,辣椒片,虽然也有辣椒籽儿不可避免的被外族人获得,可是他们又不会种地,得了也只是多吃两口辣的,到时候还是要跟大明购买辣椒。番茄酱也被人琢磨出来了,这一点吴有为很是高兴,这东西酸酸甜甜的,抹在馒头上,小孩子们最爱了。而大明的粉条,也跟着出口了,游牧民族吃rou较多,但是人也需要维生素啊。粉条里富含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蛋白质、烟酸和钙、镁、铁、钾、磷、钠等矿物质,这对一直食rou为生的游牧民族来说,是很需要的东西。所以粉条也成为了大明的特色产品,作为特产的粉条,一开始就让边军那边赚了一笔,他们把一麻袋粉条跟外族人换了一头牛回来!于是粉条一一开始就高价的不得了,偏偏这东西还能放个三五年,无数的边境商人,就贩卖粉条了!不久,这大明的粉条就在草原上流通了起来。贩卖粉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