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414 (第2/2页)
之末。先是礼部堂官诣乾清门奏请皇帝礼服乘舆,引入太和殿升座。中和韶乐奏隆平之章。阶下鸣鞭三次。鞭子是用皮制的,长有一丈余,司礼者执鞭柄,由下飞舞回旋而上,其鞭声缭绕于空中,响彻云霄,音长而韵,如鸾吟凤啸,入耳清脆可听,迥异凡响,如是三次。吴有为十分羨慕挥舞着鞭子的司礼者,这功夫,真不错!呜鞭完毕后,丹陛大乐奏庆平之章,读卷、执事各官北」向行三跪九叩礼。大学士进殿,奉东案黄榜,出授礼部尚书辰丹陛正中黄案。丹陛大乐作,鸿胪寺官引新进士就位。宣制曰“成化五年己丑科策试天下贡士,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然后传胪官唱第一甲第一名张升;鸿胪寺官引他出班就御道左侧跪,第二名杨一清,又有鸿胪寺官引岀班就御道右侧稍后跪;第三名吴佣,引出班就御道左侧又稍后跪。每个名字皆连唱三次成化五年,己丑科,殿试金榜。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状元张升;第二名历史上的原本是丁溥,只是现在则成了杨一清;而第三名,原本是董越,现在竟然变成了吴佣二甲赐进土出身共七十七名,传胪,也就是二甲第一名是丁溥。剩下的七十六名就不提了,人太多,写上来有凑字数的嫌疑,就不多说了。而三甲则有赐同进士出身共一百七十名。比历史上的多了一名。吴佣?吴有为?他已经傻眼了!最开始,他只求能榜上有名,第几无所谓,不是他自视甚高,而是他有自知之明。人家学了那么多年,考个状元无可厚非,你看张升,来京多少年了?这才敢下场会试,为的什么?为的就是怕落个同进士,叫人比作如夫人。而吴有为呢?他只求自己在二榜占个位置就行了,也是不要同进士,进一甲?做梦都没想过!现在却成了探花郎!等到唱第二甲某等若干名,第三甲某等若干名,就只唱一次,不引出班。唱时以次接传至丹墀下,所以是日称为传胪。唱名完毕,乐作,大学士至三品以上各官及新进士均行三跪九叩礼。中和韶乐奏显平之章礼成,皇帝乘舆还宫。礼部尚书奉黄榜承以云盘置彩亭内,行礼作乐,校尉举亭,导以黄伞鼓吹,送出太和中门,至东长安门外张挂于长安街,榜张三日后恭缴内阁。贡士们左出昭德门,右出贞度门。一甲三人都随榜亭,由午门正中而出。出宫之后,状元等三人由顺天府备仪仗送归馆第,而其他贡士们都各回住所,等待次日的赐宴传胪大典,这样短暂的荣耀,却要用这些莘莘学子们的大半生的拼搏,吴有为却在这个时候,想起了那个疯掉了的老举人。可能是古代文人的价值观真的跟他相差太多了吧?古代人学文习武,除了想要“卖与帝王家”之外,学文的总想着“著书立说”,学武的总盼望个“除暴安良”。连陶渊明和林和靖那样所谓”淡泊名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