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深处有为家_分卷阅读38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89 (第1/2页)

    倒是很大方:“抗寒很好用的!”

“你们吃的那是茱萸辛味,与辣椒不同。”吴有为道:“辣椒里蕴含辣黄素,味道辛而干t....

辣椒还是他弓进的呢,岂能不知道?

再说在现代,有一些人都恨不得用天平秤食材,细微到克,还有人用放大镜看食材,仔细的让人恨不得去吃细菌!

那都什么人呢?

吴有为看了不少,自然也记住了不少。

辣椒在后世已经是很普遍的东西了。

众人听完后大呼长见识了,还有玉米、番茄、番薯等等。

吃的痛快的他们倒是没吟诗作对,而是一直在谈论民生问题,江南来的考生们给北方士子讲千亩水田;北方士子则给他们普及海外农作物。

双方友好交流,因为喝的是葡萄果酒,并不醉人,加上大家当时光顾着吃了,如果是炒菜的话,还会放凉,可是火锅不会。

不仅不会,还能一边吃饭一边聊天,

加了两回汤,众人吃的热气正酣,说的也不少,天南海北的话题,围绕着民生而谈。

吴有为就说了稻田养鱼的事情,倒是有个靠山的举子道:“仿佛南蛮苗族那里就是这样的,不过他们依山而建的田地,叫梯田,养鱼的少,耕牛都上不了田。

吴有为还真听说过,据说稻田养鱼最早就是出现在西南地区。

具体什么样?他又不种地,倒是没了解那么仔细,只知道个大概,但是看过纪录片,知道有“禾花鱼”一说。

“不过稻田养鱼在海边不行。”另一个沿海过来的举子道:“就怕海水倒灌良田,会将鱼卷走。”

各人说的都有道理,慢慢的又扯到了粮食收成上,增肥是一方面,选育良种也很重要....

这顿饭吃的大家都受益匪浅,虽然没有吟诗作对,却交流了许多实质性的东西,民生,才是为官之本。

临走的时候,吴有为发现他们穿着的都很单薄,当然,不是说没衣服,而是他们来的时候带的衣服在当地都是很厚实的了,可是在北京这里明显不够厚,他们都是穿了最厚实的出门,看着还是单薄。

加上南方人体格都差不多,读书人都瘦一些,吴有为大概看了看,没吭声,分手的时候,一人附赠了一小坛子的葡萄红酒。

回去后,吴有为就找了万福管家,让他做一百来件厚实的棉服出来,不求好看只求保暖。

“要那么多干什么?”这冬衣早就在秋天的时候就做出来了。

“给那些南方来的举子,你是没看到,一个个冻成了个球儿!”吴有为笑道:“南方人,没来过北方,没挨过冻。”

要不是冷的厉害,他们能那么爱吃辣椒么?

南方人口味清淡是出了名的,当然,也有重口味的...

“那我去安排。”他是这么说,万福管家怎么可能做的不好?

而且也要量身啊!

也不知道万福管家是怎么办到的,反正很有手段,三十几个举子,每个人三套棉服,一套温暖四件套。

去的人说他们住的地方铺盖也不厚,于是又加了一床铺盖。

按照莫灵山庄那样做的,有被套和床单,枕套等等,可以拆洗的那种。

读书人都爱干净,可没见过这样的,然后他们所住的地方也有人学了过去,吴有为那套一层布的行李在京中流传开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