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深处有为家_分卷阅读33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332 (第2/2页)

皇爷说了什么.....

癸丑,复立团营。

复立团营啊!

宪宗突然重视京师武备,让众人都吓了一跳,尤其是文臣们,最开始设立团营的时候,文官们不同意的,而十二团营是精兵中的精兵,也是宪宗的心肝宝贝,对十二营的执掌无论是内外官都是由宪宗最宠信的人在最受宠信的时期任命的,都是可以依托性命的人。

宪宗刚即位的时候,把十二营,也就是自己的身家保卫托付给了两个人。

一个是会昌侯孙继宗,是宣宗孙皇后的哥哥,按辈分,宪宗皇帝要管他叫舅老爷呢。

孙继宗为人谨慎,无他异能,明朝外戚不干预政事,直到孙继宗时候才开始执掌兵权。

因为孙继宗晚年多有恋权固位,颇被言官议论,但宪宗对孙家眷礼不衰,终得保富贵而卒,成化十五年去世,追封郯国公。

当然,这是以后的事情了,但是第一次解散团营,的确是有孙继宗的一些问题在里面,文官集团就是以此为借口,到底逼宪宗皇帝解散了团营。

被宪宗信任托付的另一个人,就是御马监太监刘永诚。

刘永诚是成祖永乐时就得重用的宦官,曾经作为偏将,多次跟随成祖朱棣北征。

宣德、正统年间,又领兵征讨兀良哈,后来监军镇守甘、凉,征战沙漠,取得赫赫战功。

土木堡之变后,刘永诚的侄子刘聚跟随于谦一起负责京城防务,他是个真正的武将,别看是个太监的嗣子,却勇武的很,在京城保卫战中立功,景泰末年,执掌团营。英宗复辟后,刘永诚又带兵归顺英宗,受到英宗信重,刘聚受荫蔽得拜都督。

成化初年,刘永诚作为御马监太监执掌京军,而他的侄子刘聚,则为偏将,为皇帝看着十二团营。

在即将推广粮种之前,宪宗皇帝再次凝聚武力在手,下令从京师武备五军、三千、神机等营中选拔出一等精兵十二万,分成十二营cao练,即“十二团营”,而且亲自定下了奋武、耀武、练武、显武、敢勇、果勇、鼓勇、效勇、立威、伸威、扬威、振威的十二营名。

刘聚不但能征善战,是刘永诚的骄傲,还是个大孝子。

成化元年的时候,就上奏自陈叔父刘永诚年老,愿意辞去所居官职,专意侍养,宪宗于是命刘聚带俸专【勹服侍叔父,只在需要的时候领命听用。

可是现在刘聚被封为了后军都督府右都督,又上奏说叔父刘永诚如今总督京营,自己理应解职回避。

宪宗皇帝看了后道:“刘聚既然自陈,准其回避。

可是却没有撤掉刘聚在十二团营里偏将的职位。

这是对刘氏父子的信任,也是让人知道,十二团营依然是皇帝绝对的武力。

哪怕吴有为在家闭门不出,但是在山下路过的一队队人马也让整个山庄风声鹤唳了起来。

尤其是隔壁的尚铭,他的辈分和资历最少,尽管得了皇爷的欢心,但是在老资历的刘永诚面前,简直连看都不够看!

所以来往的团营,都得到了尚公公的热烈欢迎,热情接待,吃食上都是大腕rou,大白馒头,熬的nongnong的蛋汤。

管饱,管够,走的时候,还一人分了一斤牛rou干,十斤炒熟了的小米子,这叫行军米,炒熟了的小米子,是可以干吃的,最多喝点儿热茶就能顶饱。

最后还给军士们发辛苦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