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37 (第2/2页)
只眼闭一只眼也就罢了,顺水推舟,也危害不到他自身,可是现在这种情况,每一粒多余支出的粮食,都可能最终演变为他无法控制的事情。 张璁道:“这下得罪的人可就多了。” “得罪的人还少了吗?” “就怕这些人捣乱啊。” 徐秀正色道:“捣乱的,就别怪本县不留情面。到时候闹起来,我也不怕没说法。” 徐扬进来道:“老爷,朝廷有说法了。” 拿起最新的文书,徐秀看了皱眉道:“不容乐观啊。” 张璁瞥了一眼道:“看来朝廷没当成会儿事。” 文书的内容很明确,减税是可以的,但还得继续征,漕运得保住,军用不足,也要想办法补足。 徐秀找来梁行道:“统计一下,本县需要交多少田赋?” 见他领命前去,徐秀继续同张璁道:“眼下别无他法了,只好开仓,每户一天最多只能领五合,能熬多久熬多久吧。” 张璁道:“如果来年春耕前能够结束旱情,那一切都还好说。” …… 九月,秋收刚刚落下帷幕,江宁县开始了接济百姓的行为,每个村门前,都有德高望重的里正主持取粮,有他作保才可以。 有这些拿道手里的粮食,心头的恐慌也就慢慢的消散。可也有不长心的浑人敢乱搞贪污,被徐秀放出去监督的人抓了一个现行,当机立断的投入了大牢,非常时期,任何有可能扰乱秩序的行为都将是徐秀的敌人,对待敌人,他可不想心慈手软。 徐秀闷气的坐在大堂上,他这几天跑了数次南京城,要求南京常平仓支援粮食,可都被打发了回来,说什么南京自身也难以为继,更别说支援了。 这些话肯定是搪塞,可他毫无办法。 十月,天气慢慢转凉,可晌午的太阳依旧毒辣,烤的大地进一步的开裂。 流民终于出现了,来自于应天府周边好多县城的老百姓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时候,树皮,草根。 徐秀听说那边一把草,已经卖到了七个铜钱。 他们不知道从哪里听说江宁县有粮食吃,有免费的热粥喝,一窝蜂的拥进了江宁县。 徐秀无奈在西门外开设粥棚,行接济之事,可终归力有不逮。 江宁县的老百姓,也与他人发生了矛盾,本身我们自己就不太够吃,眼下又多了上万人抢粮食吃。 各种矛盾突发,逼得徐秀脚不沾地的安抚,他寻求城内的富户帮助,劝捐的话语说了一遍又一遍,口干舌燥,可并没有给他带来什么显著的效果。 荒年成,地主家也没有余粮。 没有余粮的不止地主家,随着流民涌入,各种消息都交汇了起来。 大户人家,卖起了牛马。 二户人家,卖起了庄田。 三户人家没有什么卖,只能够卖儿卖女。 来自临县的人说,闺女能卖一斗米,而小男孩,只能有一升米的价格。 徐秀不能言语,他的心不太好过。这些姑娘,看来一等荒年成过去,就会成了各自人家的儿媳妇了吧,而小男孩吃的多,现在也干不了活,真是不值钱。 到了这时候,他才体会到后世那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天灾无情人有情,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不外乎小农经济遇到自然灾害的抵抗力几乎没有的缘故,能够保存自身,才是正常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