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34 (第2/2页)
天,第二天,江宁县内所有的粮行都开门营业,粮价回归了以往,唯一不变的,是在消除了各项开支,江宁县的粮食储备达到了惊人的百万石级别,总算是一举扭转颓势。 徐秀听人说,当邹望回到江宁,他也只停留了一个时辰,后脚就回了扬州府。 笼罩在江宁商贾,包括徐秀头上的一头过江龙,终于离开了,谁也不知道他还会不会回来,但徐秀觉得,回来的可能性很大,毕竟落了偌大的面子,不讨回来,显然不是这个小心眼男人的性格。 不由一阵唏嘘,也不知道自己这三年任期还会遇到怎样的事情。 在此次江宁县市场不稳的情况下,起与布匹的急剧上升,终于粮价的全面平复。 短短半个月,老百姓们就经历了过山车般的物价起伏,好在时间短暂,也没有引起外县人的注视,只觉是一个偶然事件。 可在徐秀看来,不管是不是人为因素,这都是不正常,小农经济的情况下,经济是长期平稳,难以出现波动,一旦出现波动,十有*就是大规模农民起义,虽然此次没有出现情况,可必然,会带来很大的后遗症。 但徐秀却不会去草率行动,现在,放养就好。因为这是自动愈合的过程,只要在过程中不再出现更严重的刺激情况,好比天灾*,课税重税,就不用过分担心。显然现在江宁还不至于道那个地步。 …… 三世冤过后的水灾,之前的市场紊乱,一年多的时间忙忙碌碌,终于,徐秀回到了稍微平静的节奏,偶尔也可以出去踏个青,参加参加城中的文会,与学生们聊聊过去,谈谈现在,展望一下未来。 不管在哪个时代,学生总是那样的性情,容易被人利用。可容易被人利用,不就代表学生心思简单,容易信任他人吗?这对徐秀是个好事情,毕竟舆论是掌握在文人手里。 纵使江宁杂文在经济改善过后不再是小传单形式,而是一份薄薄的小册子的样子,也依然撼动不了文人的舆论掌控力。 所以,他需要为了自己的名声去经营,经营下来的结果,也让他感到满意。 江宁的市面越发繁荣,南门的建设也在有条不紊,江宁商会的成员也多了起来,米面行的唐东家,布匹行的齐东家,都加了进来,掌柜的交椅也就随之增加。 市井一派欣欣向荣之景。 然而好心情,总是那样的短暂。 又一波持续二十多天的不降雨,急坏了蒋山卿,引渠,水车,深井,忙的他脚不沾地,可依然使得他忧心忡忡,绝收的危险,笼罩在了江宁数十万亩的农田上空。加上先前的十天,整整一个多月不降雨,徐秀的眉头越皱越紧,可以预见的旱情将会袭来。 若仅此而已,显然动摇不了徐秀的心性,可当梁行履行徐秀的安排,带人走遍了江宁全县,所整理出来的数据,更是让徐秀的脑袋都为之一疼。 只见他写道:江宁县较去年少户万有奇,农田四万四千亩有奇。 徐秀久久才揉着脑门道:“似乎,这才是最大的麻烦?” 众人默然不语,答案显然如他所言。 ☆、第91章 大旱灾东南旱 后世修武宗实录的时候,如下记载: 正德三年七月,东南六府旱灾。上知之。 …… 时间慢慢来到七月,海龙王还是没有下雨的意思,干旱还在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