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58 (第2/2页)
择了王者之道。 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 王道和霸道之争几乎贯彻着整个中国历史,两者之间最显着的区别是到底要以德服人还是以力制人。王道思想认为人性本善,注重以道德修养的提升规范人的行为。霸道思想则认为人性本恶,必须用暴力强权限制每个人的行为。不过即便是霸道思想,往往也需要打着正义的旗号,所以才会被说成是以力“假”仁。 当然,绝对的王道和霸道都是不存在的。一个国家处于其他国家的环伺之下,一味想要以德服人无疑只能招来灾祸。但是如果一味以霸权奴役百姓,百姓的呼声也许可以被压制一时,却不可能被永远地压制下去。一个只有弱rou强食没有道德约束的社会是不稳固的,谁都可以以更强的力量推翻统治者。所以古往今来的皇帝,无一不是取王道或霸道之一作为执政纲领,但也不会完全放弃另一面。 周瑜告诉刘曦,王道和霸道最着名的例子,就是管仲和商鞅。管仲用王道成就了齐桓公的霸业,他的做法在刘曦看来有点类似后世的美国。管仲在齐国制定物价,使别国的物价向齐国看齐,以经济影响力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是一种典型的大国政治。商鞅则恰恰相反,他主张霸道,最终目的是以武力征服。他立下严酷的法令,使秦国的实力飞速发展,奠定了秦统一六国的基础。但是成也萧何败萧何,之后陈胜吴广的起义也是因为害怕被严酷的法令追究责任,秦终究二世而亡。 刘曦觉得,他更倾向于王道思想,虽然王道比较费时费力,但是他必须考虑到他百年之后大焉要如何发展。霸道成就的功业太短暂,他可不想他一驾鹤西游大焉就马上陷入战乱。 不过,无论是哪种执政纲领,刘曦都认为必须注重“法”的作用。他认为封建社会的失败就在于太看重情理道德,把一些道德观点和一个人的行为、能力挂钩。孝顺的人就一定不会贪污腐败吗?品行高洁的人就一定可以当一个好官吗?刘曦以为不尽然。所以在以王道思想提高全民道德素质的同时,必须有完善的法律规范人的行为。这法律未必需要严苛,朱元璋的剥皮法都治不了贪官,只有当法律适当地反映出社会各阶层的需要时,法律才会被接受,被良好地执行。 因为刘曦选择了王道,所以就不能一挥手让人把赵文山砍了。他必须每一步都小心翼翼,因为他是皇帝,是这个时代所有人的道德模板。虽然心理上很难接受,但是他也明白男神说的对,有一些牺牲是必须的。 周瑜在听到刘曦的话后却有些失神,同样的问题他从前也问过孙策,当时小霸王的回答和刘曦恰恰相反。三国乱世,是一个刀剑底下出真知的年代。孙策是个能征善战的将领,却不是一个很好的统治者,在他的治下只有严酷的镇压,江东子弟以他为豪,同时也敬畏他的凶恶。就连孙策的死,也和他一意孤行要杀于吉有关,而于吉并没有什么恶行,反而很受百姓爱戴。 周瑜不止一次劝过孙策,不可以耗尽民力征兵无度,要给江东父老留下一点香火。但彼时小霸王正意气风发,准备带着这些江东子弟创下万世基业,并不能把他的话听到心里去。 “我要让天下人怕我,臣服于我,至于那些治理地方的事,就留给后人好了。对了,我看仲谋长大以后就可以做这些事嘛。”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