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29 (第2/2页)
思忖间,宋钧铭已经走了进来。 他一身烟灰色长袍,披着淡烟色大氅,正当年华的少年,俊脸上带着意气风发的笑。 最显眼的是,他左右手上各拿着一只风筝。左手的蜻蜓风筝翅长欲飞,右手的蝴蝶风筝翅美欲震。 也许是没有料到严府二门前如今会是这副光景,所以看到一辆辆马车和前面站着的人,他的脚步顿下,有着淡淡血丝的眼眸虽看起来有些疲惫,却仍然炯炯有光,没有出现一丝惊慌和诧异。 宋钧铭放下手中风筝,彬彬有礼的上前对着姜氏见了礼,“姜夫人,看来小侄来得不是时候。” “也没有不是时候。”姜氏淡笑,“我要带着琛哥和锦儿回德州,希哥和珂儿也都在家里,你同他们一处聊聊。” 宋钧铭的目光状似不经意的看向华琛和华锦,“这么快就要回去了?” 华锦颔首微微一笑,华琛则上前一步与宋钧铭说道:“这次因为有些事情要急着赶回去。宋兄的才情令小弟敬佩,却只能下次有机会再向宋兄请教学问了。” “下次?一定会有下次的。”宋钧铭垂眸掩住所有的情绪。 他转身拿起刚刚放在地上的两只风筝,那是他连续两夜赶制出来的。 每一根藤条都是亲手绑的,每一处花纹都是他亲手描绘上去的。 特别是那只蝴蝶风筝,他前后一共画了三次,到最后才满意。 严钰珂的目光也落在那只光彩夺目的蝴蝶风筝上。 宋钧铭走到华琛身边,将蜻蜓风筝递给华琛,“你们初次来到昌邑,我也没有什么送得出手的东西,这只风筝是我亲手扎的。” 华琛看着那只生动活现得像是要马上振翅高飞的蜻蜓风筝,笑得露出一口小白牙来,“宋兄不但博学多闻,而且还这般的心灵手巧。” 宋钧铭笑笑,“家母是潍坊嫁过来的,很会扎风筝。” 华琛把风筝拿在手中,翻来覆去的看着,很是喜欢,“这风筝真是漂亮!” 站在华琛旁边的严绍宁却上前拍了拍宋钧铭的肩膀,“宋兄,认识这么多年你怎么没有送我一只?”又很是羡慕嫉妒的盯着华琛手中的风筝。 姜氏斜睨了一眼严绍宁,颇有些头疼的道:“告诉过你多少次了,怎么还和铭哥兄弟相称呢?” 严绍宁嘿嘿一笑,“我与宋兄相知,不在乎辈分。” 宋钧铭却已经走到了华锦那辆马上的边上,“华锦表妹,这只蝴蝶风筝送给你做留念吧。”他将风筝递给她,微微颤抖的手指让蝴蝶的翅膀轻轻煽动。 华锦看到严钰珂的目光从风筝上收了回来,这才看向宋钧铭那甚至有些虔诚的目光。 她微微一福又扬唇一笑,毫不犹豫的接过了风筝,“那就谢谢宋公子了。” “好了,你们兄弟姐妹终有再见的时候。”姜氏由丫鬟扶着率先跨上了马车。 宋钧铭向后退了几步,站在严钰希的身边,掩在袖子中的手却紧紧的攥着。 此时的心情就像他第一次跟母亲学扎风筝,扎了好几天的风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