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428 (第2/2页)
了两支梅花,回头岂不是要饿肚子?” 诗会上。一枝梅代表了百两银,所以投出之时都会慎之又慎。 那人笑道:“你就不要取笑我这穷书生了,能支持这样的好诗,还能支持边关将士,就是饿肚子也值了。” 另一人笑道:“王兄是穷书生,那我是什么?” 他说着冲侍女招手:“把这两支梅投给第六、第十五首诗。” 能参加诗会的人,就算是没有功名的学子,出身却非富即贵,二人不过玩笑一番罢了。 二人都吩咐侍女去投梅,见另一位朋友始终一言不发,就推推他道:“陶兄,你怎么一点反应都没有?是不是看到这样的好诗,已经痴了?” 被称作“陶兄”的男子眉目清朗,一身书卷气,正是卫国公夫人陶氏的娘家侄子,陶跃然。 陶跃然神情古怪,张了张嘴:“我——” “我什么我,别发呆了,没看人家都开始行动了。快看,卫国公世子居然给那两首诗各投了十支梅!” 陶跃然抬眼看去,果然见到一位侍女捧着大束梅花交给站在第六、第十五座屏风处的婢女,负责记录的人朗声道:“卫国公世子给第六、第十五首诗各投梅十支——” 陶跃然忍不住看韩止一眼,就见他嘴角含笑,神情欢愉,显然是很满意那两首诗。 陶跃然心中一动。 莫非,那两首诗是那位表嫂作的? 表嫂的身份,京中大多数府上心知肚明,他是陶氏的侄儿,当然亦知晓其中内情。 表嫂她……以前有着京城第一才女的称号呢。 陶跃然神情变幻莫测,紧紧抿唇。 “陶兄,陶兄,你怎么了?” 陶跃然回神,摇摇头:“没事。” “那你还不投梅?是投第六首还是第十五首?我知道了,你定然也在犹豫不决吧?” “我再看看吧。”陶跃然苦笑。 如果,如果他没有在荟城看到那本书…… 这两首诗分明就是那本书上的啊! 陶跃然一时有些茫然,想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了。 也不过就是两刻钟的工夫,数十首诗高下立见,大多数屏风前的婢女托盘中梅花寥寥,而站在第六座屏风与第十五座屏风旁的侍女托盘早已放不下了,改提了花篮。 清点完毕,出现了罕见一幕,第六首诗与第十五首诗得到的梅花数量居然一样,各是四百零八支。 “这——” 有人就提议道:“既然难分轩轾,干脆评出两位魁首来。” 众人纷纷附和:“对,对,这两首诗都是当得魁首之位的,何必非要分出高下来,快些让我们看看是哪家才女才是正经。” “去把红绸揭开看看吧。”在场之人中身份最高的南安王淡淡道。 于是侍女上前,素手拂过,揭开红绸。 两座屏风左下角处的落款令全场一静:卫国公府孟氏题。 众人屏住呼吸,犹不敢相信般揉了揉眼,随后纷纷看向卫国公世子韩止。 两首令人惊艳的诗句,居然都是卫国公世子夫人所作? 这是何等惊人的才华,只可惜隔着屏风帷帐,不能一睹那位奇女子的风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