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1 (第1/2页)
恭敬地回道:“回王爷,还算顺利,婺州这两年风调雨顺,庄稼收成颇丰,桑麻的长势也好,这趟拢共收上来丝绸……” 他将收上来的租赋,丝绸多少匹,大豆、粟米多少石朗声念出,报完了,半晌没听到动静。他稍稍抬头,檐下垂挂的纱幔偶尔被风扬起时,能瞥见靖王月白色的身影,他还像之前那样,动也不动地站在檐角下,负手望着湖心。 外头人人以为靖王风流浪荡,只有他们这些跟随多年的人才知道,这位王爷风流是真,却不浪荡,平时在府里,除了和幕僚们议事,最喜欢做的事便是一个人呆着。 夜色清冷,连带着那背影也有点凄清的况味。 靖王的封地在江南的婺州,是个物阜民安的好地方。据说原本先帝死前指给他的是朔州一个鸟不拉屎的穷地方,王爷十三岁那年,突然向今上辞行,说打算离开长安前往封地。按本朝规矩,皇帝死了,除非继位的那位发话,否则所有亲王都须前往封地,无诏不得离开。当时今上就让自己其余兄弟们统统滚蛋了,独独留下了靖王一个。 今上十分诧异,问他那苦寒之地有啥好去的,他说:“臣弟听闻那个地方几年不下一次雨,草木不生,庄稼不长,一年中有十个月刮风沙,连门都出不了,当年父皇把此地指给我,是想磨砺我的心志,我怕自己在长安奢逸惯了,将来不愿离开,做出悖逆之事,还是趁现在离开的好。” 今上听了,老怀安慰之余,更感不舍,于是决定重新替他选一个封地,还破天荒地让他自己选,他想了想,说道:“母妃的娘家在肃州,也是个苦寒之地,母妃年轻那会曾在江南住过数月,时常对我提起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说那段日子是她一生最难忘的日子,臣弟也十分向往,一直希望能带母妃去江南养老,皇上就把婺州赏给臣弟吧。” 皇帝的眼里不知为何泛起了薄雾,喃喃道:“江南……江南是个好地方。” 于是靖王的封邑就从一个犄角旮旯之地变成了物产丰饶、山明水秀的婺州。这是靖王自己挑的地方,然而奇怪的是,都快十年了,靖王一次也没去过婺州。 其实这会还不到秋收,本不是收租赋的时候,因着靖王大婚,封邑提前上交租赋,靖王让夏弦去婺州,除了监督收租赋,还特意交代他办一件事,一件让他十分迷惑不解的事。 良久,才听靖王轻声道:“东西带回来了?” 夏弦答是,从怀中除出一只巴掌大的扎口小荷包,踟蹰了一下,最终双手捧着那荷包,小心翼翼踏入阁中,将荷包放在阁中小圆桌上。 靖王没有回身,只是问:“那寺庙和树,可还在?” “回王爷,寺庙还在,香客确实不多,那棵银杏也在,长势也好。 夏弦有点怀疑,他刚才所报的那些丝绸多少大豆多少的话,王爷一个字也没听进去,荷包里的东西,才是王爷真正关心的。临出发前,靖王给了他一个地名,告诉他那个地方有个破旧的小寺庙,香客不多,寺庙后头有一棵上百年的银杏,靖王刻意交代他的事情,便是从那棵银杏下,带一抔土回来。 靖王没有解释原因,他当然不敢多问。跟了靖王这么多年,他早已摸清主子的脾性,“王爷若是没别的吩咐,小的先告退了。”见他没再发话,于是垂首退了出去。 浮光阁再次陷入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