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65 (第1/2页)
决不会有错。那些没活下来的,是中毒太深,来得太晚了,救不回来。” 被救起的铁衣骑士们恢复了常人的行动和知觉,纷纷表示愿意投降和归顺朝廷。中尉石锡就此请示国师的意见。 国师道:“他们思乡,将他们放走。” 石锡很是诧异。 国师解释了其中的理由—— “这些人家眷均在连秋上的辖域,即使归降,他们也未必会死心追随,本座欲收买人心,便对他们杀不得,但却又留不得;不如放归,此乃其一。” “连秋上给这些人服食铁衣,原本便是要牺牲他们,他们虽然顺从之,却难免不怨之恨之;如今本座将他们放归,令他们受到朝廷的恩惠,如此一来,连秋上便会认为他们有异心,即使他们归去,连秋上也不会喜悦,反而疑虑他们。” 石锡豁然开朗,赞同道:“连秋上这等沽名钓誉之辈,必会为了民心士气,虽然疑虑却不能杀之。这麻烦就甩回给他了。大宗师英明,末将这就差人去办。” 石锡走后,国师召集帐下几位工于笔墨的文书官,起草招讨檄文。 军帐内,文房四宝一应俱全,众文书官皆提笔待命。 国师负手而立,徐徐踱步其中,他低眉沉吟,胸中已有腹稿,便昂首道: “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宁王身处公族之位,而行桀虏之态,用兵自立,污国害民,另立国号,改益州郡为建宁,是为谋反。” 他念一句,文书官们便跟着写一句,个个手中运笔如飞。 国师微微停顿,继续道:“今奉天子圣上之命,率长戟百万,甲骑千群,起而讨之。凡当地士卒,无论官职大小,率亲族前来投奔者,必当安置。” ——这是要招抚云南当地的士兵,让他们主动来归,投降者可免罪不杀,恢复原来产业营生。 国师话锋一转,朗润的声音变得清锐:“得连秋上首者,封千户侯,赏钱千万。如律令。”话至末尾,陡然上扬,锋芒毕露。 ——这是要讨伐逆贼,表明朝廷收复云南,誓惩不臣者之决心。 于民宽容扶持,于篡逆主谋严惩不贷,他一松一紧之间,已经定下招抚和讨伐并举的战争决策。 八位文书官分别按照原来字句书写抄录檄文,分发至各营将校,在誓师大会上昭告全军,同时,也派出使者送去朝廷,并且在当地张榜布告,收买识文断字的当地人在民众间广而告之,大肆宣传朝廷的招抚政策。 一传十十传百,这封招讨檄文很快地便传到建伶城,到达宁王连秋上手中。 宁王连秋上看罢,将书信置于一旁,拨动拇指上的祥云滴翠扳指,沉吟不语。 他已非昔日的世子连秋上,曾经混迹于京师洛阳,以风流颠倒相迷惑世情的世子,早已脱胎换骨,褪去伪装的旧皮囊,露出雍容高贵的本来面目。他此刻坐在大殿的九龙王座上,正作南中皇宫贵族的打扮,一袭蓝白相间的刺绣王袍,头戴宝石抹额,目光幽森冷静。冬日清凉的光线从宫苑半透明的琉璃天顶上射入地面,在他穿着刺绣皂靴的脚边泛出犀利的薄光。 从年少入京成为质子,到父亲死后加冕为王,他一路走来,谨慎而孤独,如履薄冰。 国相杨素见他不语,接过信笺拆阅,看罢也是眉头紧皱,递给后面的官员。那封来自牂牁郡的讨贼檄文便在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