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32 (第2/2页)
虽然宁国公并未发话,但前头试水的人不少。每日弹劾霍将离的折子简直能够堆满大半个桌案,甚至连萧瑀都受到了不少抨击。 萧瑀前世在朝堂中经历过这一切,如今换了个角度来看,只觉得格外奇妙。 大周以武立朝,太-祖待功臣恩赏有加,当年朝堂上站着的一半多都是武将。后来的高宗采取分化打压的方式,好不容易把武将的气焰压了下去,只是英年早逝。继位的惠帝性子软弱,竟被太后拿捏,若非几位武将忠心为主,只怕这大周的天下便要变了,打那以后,武将的地位就回复到了太-祖时期的样子。 萧瑀的爷爷,也就是景帝,从继位之初便立志要收回兵权,集中皇权。却没想到折戟沉沙,竟然栽在了一个刚刚及冠的少年身上。 这个人叫做谢祯,是宁国公府的一名庶子。 与文官家庭注重嫡庶不同,身为武将的宁国公对自己所有的儿子都一视同仁。在这种情况下,谢祯的天赋很快展现出来,并且得到了宁国公的重视,派人悉心培养他。 谢祯十二岁入伍,据说他的容貌极盛,如女子一般貌美,且身量不高又瘦弱,初入军营,可想而知是吃了一些苦头的。 然而三个月后,谢祯在军中比武时十战全胜,一时震惊了所有人。而在真正走上战场后,他的潜力才算是完全爆发出来,不到一年的时间,他便连跳三级,升为偏将。 谢祯此人不仅军事才能极高,为人也特别有魅力,二十岁继承了宁国公的爵位后,他的声望一时无两,几乎成为所有武将的精神领袖。 亦是在这一年,兵部贪腐案曝出,满朝所有武将几乎都涉入其中,天下震惊。 人证物证俱在,景帝雷厉风行处置了一批涉案者,收回了他们手中的兵权,谢祯被软禁在府中,严密看管。 但紧接着,已经定案的涉事者竟然在狱中攀咬他人,一时之间吏部、户部、工部都被拖下了水,这个案子引发的漩涡远远超过了景帝的预想。 就在这时,案子又发生了惊天大逆转,一名人证留下诬告的血书悬梁自尽,另一名证人在审案当天反水,物证更是被指出是造假。同时,来自边境各处的为宁国公谢祯请命的万民书被放上了景帝的案头。 景帝这才恍然发觉,他本以为只要拔除了这些带头的武将便能收回兵权,现在却发现这些人在边境扎根之深,早已不是他所能控制的了。 不管是实力威胁,还是道义与民心皆不在己方,最终谢祯无罪释放,而负责审理此案的几名文官,却因此丢掉了性命。 这一仗景帝败了个彻底,皇权与武将一系的关系陷入了最冰点。 景帝去世后,谢祯扶持今上继位,两方的关系才渐渐和缓。只是矛盾仍在,裂痕也无法修复。双方都心知肚明,今上表面对武将极为宽容,却又立了继承景帝遗志的萧珏为太子,这种暧昧不明的态度暂时维持住了双方的关系,却埋下了更大的隐患。 萧瑀前辈子站在武将一方,并未觉得谢祯有错,反而觉得萧珏有些太过咄咄逼人。这辈子阴差阳错来了滇西,反倒有些理解了萧珏。 萧瑀躺在校场上,喘着粗气看着天上明亮的圆月,心中一阵恍然,竟已经是中秋时节了。 两个月之间,他给沈晏写了两封信,却都如石沉大海。后来战事越发激烈,萧珏在朝堂之上的压力也越大,他便也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