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52 (第2/2页)
过弯来。冷九的计谋虽然毒辣,但是着实好用。因此众人纷纷出谋划策补充这条计策里的不足之处。到了晚上才停止。 一封封信件从这件草庐里传出,通过快马和信鸽传到各个地方。而在不久之后,内宫里的一位由宫女升上去的美人,在皇帝耳边不经意地讲起了家乡的藩王的豪横与富贵。就好像是真的是对那个藩王的艳羡一般。 而皇帝听了后,却是变了脸色。 徐氏的百日祭到了,谢棠和孔令华带着谢涟一起为徐氏烧纸钱。 纸钱烧过之后,几人把抄好的几十卷佛经一起为徐氏烧了。谢棠跪在蒲团上,对着徐氏的墓碑磕了三个头。 他心里道:愿祖母早登极乐,赶赴仙都。 一家三口在墓园里沐浴过后,都换了极素的素白衣裳。发冠首饰皆是白银白玉打造,几人登上涂了黑漆的马车,前往庄子接鸳姐儿回家。 时至今日,也该回府了。 132、第 132 章 谢棠一家四口刚从郊外祖坟回来, 谢棠就被谢迁叫到书房。 谢迁把一封信递给了谢棠,谢棠接过,入目便是极为熟悉的笔迹。 这是老师送过来的信。 他一目十行地看了个大概,脸上露出了讶异的神情。沉吟了须臾, 又重新拿起了那封书信。一个字都不放过地仔仔细细地看了好几遍。 “安化王谋反?”谢棠问道。“为何谋反?” “刘瑾提议整理军屯。”谢迁道。 所谓军屯, 是用驻屯军队就地耕种土地。后世郑观应在里曾写道:“有所谓军屯者, 如汉武元鼎六年, 初置张掖、酒泉郡,而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责六十万人戍田之是也。” 当时□□设立军屯制度, 一是为了减轻军费的负担, 二也是为了在北疆开荒。 但是自够潮建立百又年,贪官污吏强占大片土地。军屯制度名不副实,很多军队里的士兵都因无地少地缺少粮食而遭受饥馑。 刘瑾想要掌握权力,但也不想一直被人辱骂。因此他也想要政绩。于是便进言要清查土地, 重新划分。 谢棠一开始听到刘瑾的名字的时候,还是十分讶异的。死太监也会干好事儿了? 但他想了想, 才想明白。于是他问道:“安化王叛乱,是不是也与这有关。” 谢迁道:“正是。” 每一项改革都是要经历数年, 甚至数十年的。先帝时以天子之威逼迫,以良种官位利诱。又有满朝文武的支持以及谢棠来自后世的远瞩高瞻, 还是经历数年才有所成效。 而占据军屯土地的,南方还稍微好些。在北方这样的人,大多数都是武官,门下都有私卫。若是贸然去夺对方的土地,对方岂不是会造反?!甚至有养士的, 那些江湖客讲究道义,暗自把底下官员杀了的都有。 地方官员收不回地,但是按照皇帝下的旨意来看,要交上去的粮食只多不少。加上刘公公一心想要政绩,自然会给这些地方官施以暗示。 瞒上欺下的风气在北疆兴起,而这些要上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