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衣世家_分卷阅读10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02 (第1/2页)

    阁提出重新开启开中法之时, 朝廷上下又开始沸腾起来。

    明洪武三年,因山西等边地急需军粮, 政府募商人输粮换取盐引, 凭引领盐运销于指定地区, 称为开中。洪武四年时, 制定中盐成为定例。

    一开始的时候, 开中法为大明筹集军粮等事都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这诚然是一桩好事,但是任何制度产生的时候都是先进的。而随着时间的发展,这个制度会逐渐被人钻了空子,变得腐朽。

    开中法亦然如此。

    到了后来,开中法日益成为了统治阶级的敛财工具。宗室、宦官、勋贵、文臣, 谁都想要咬上一口开中法这块大肥rou。纷纷奏讨盐引﹐转卖于盐商﹐从中牟利。

    这一现象被时人称之为“占窝”。

    这种现象破坏了开中制度﹐也严重影响了大明的财政收入。

    因此在先帝朝叶尚书执掌户部时, 改开中旧制为商人以银代米,交纳于运司后解至太仓, 再分给各边。每引盐输银三四钱不等。

    这一改制, 令太仓的银子多至百余万﹐国家的财政收入骤增。

    但是这却是竭泽而渔的方法。这项制度施行之后, 商人无利可图。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嚷嚷,皆为利往。哪个商人是不逐利的?

    因此,这一制度最后导致泰半边地盐商举家内迁。自□□实行开中制度而形成的商屯迅速被破坏﹐边军粮食储备也因此大减。

    其实在谢棠搞出来船引,并且得到了不错的成果后。内阁的阁老们就动了要恢复开中制度的心思。

    但为了不让盐引再次成为贵族敛财的工具,他们想了很久才制定出一套看起来切实有效的监督方法来保证开中制度的公正。

    内阁的建议在皇帝那里很快就通过了。朝廷专门设置盐运监督司, 共属于户部和督察院。同时还令锦衣卫暗探参与其中。

    而此时,慈宁宫里的张太后看着自家哭哭啼啼向她要盐引的两个哥哥,头疼地要命。

    “娘娘,臣等也不是为难您。您知道的,家里的日子也不好过。”张鹤龄道:“月儿要嫁人了,还没有一份看的过眼的嫁妆呢。”

    “当年先皇在的时候,谋利的路子那么多。有出海的航船,也有边疆的地皮。可是我们兄弟二人却是一点儿油水也没捞着。”

    “jiejie。”张延龄道。“两个侯府太大了,臣和哥哥真的养不起啊。求求您替我们兄弟二人向陛下说句好话吧。”

    张太后揉了揉有些疼的额头,闻了一会子茶香才好了点。她道:“知道了,哀家知道了。会替你们和陛下说的。”

    谢迁这一天回家的时候已经很晚了,今天内阁是谢迁当值,所以回来的比家里其他人都晚。

    谢迪、谢正、谢丕和谢棠都被叫到了谢迁的书房。

    谢迁肃声道:“陛下把盐引给了寿宁侯兄弟二人。而寿宁候把盐引卖给了旁人。”

    谢正道:“爹,寿宁侯这是要祸水东引?”

    谢丕道:“朝廷内外得知,岂不哗然?”

    谢迪也道:“大哥,开中法若如此施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