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42 (第1/2页)
料太浓稠,气味也大,不适合用在银票上。敏宁就干脆让人在报纸上寻找。 大概是重金之下必有勇夫,登了几期广告后,就不停有人拿着颜料到报馆去。 尝试了几样配方,这边满意后当场给了银子。 工厂那边就开始研究图案。 既然准备已经妥当,敏宁将做银票的地方跟原来的工厂分离起来。 只挑选了一些值得信用口风紧的人,这些人的工作还是挂在工厂那边,实际上为钱庄工作。 印出来的银票,纸张一看就能分出不同来。 且上面每一个图案都是凸形,摸一摸都能摸出形状,这种银票可比旁的防伪更要好。 下方也有水印,水印是银票的面值,同现代的一样,对着光能看到。 每一张都有自己的序号。 可以说这张银票,要比现有的银票的水平至少提升了两百年,短时间内内是没有人能够破解。 等能够破解的时候,那银票的工艺已经提升。 银票只是过渡,敏宁还制作了现有面值的小额纸币。 这种小额纸币可以跟市面上的钱币兑换,若是市面上不愿意接收,可以拿到银行来兑换。这个都需要慢慢来,等老百姓相信银行后,才能推行这种纸币。 等百姓明白纸币坚挺后,才会弃笨重的铜钱,使用轻便的纸币。 十月底皇帝回京,结果只带了四爷回来。 敏宁听说太子被留在德州养病,十三阿哥奉皇命去泰山祭祀。大概是另外两人太显眼,衬得四爷低调无比。 四爷回来还是一如往常,倒是呆在府里的时间多了,像是整日跟门客商量什么,敏宁整日忙着银行的事,便将儿子扔给了四爷带。 四爷哪里会带孩子,只能抱着小儿子到外院,在书房接见门人的时候,让大儿子带着弟弟在一旁玩。 银行已经准备妥当,一些不记名的银票,存折都已经做好,不过等忙起来的时候,这些账目可能需要大量人手核算。 原来已经培养出来的一些会计人员跟着上岗,一个班共用一台计算机。 敏宁名下有大量的扫盲班,这些扫盲班里面会有一些特殊的人才,这些人才会规律再提供一些知识,比如会计班就是其中之一。 会计班最开始是用算盘来算账,不然敏宁觉得有些麻烦,就想改用计算机。 原本想让人将手摇式的计算机做出来,毕竟在电子计算机出来前,手摇式计算机可是占据了很长一部分时间,没想到的是,宫里的造办处早就在几十年前就做出来了第一台盘式手摇计算机。 可惜那台计算机成了皇帝的私人收藏,就如同其他发明一样被束之高阁。 敏宁将做计算机的人给请了过来,又重新造了几台。 因为造价不菲,一台足要上千两银子,不过足够应付现有一些复杂的帐。 一共三台盘式手摇计算机。 两台放在了银行,还有一台盘式手摇计算机已经被送到了庄子研究中心,让人加以改造,最好改造成更方便使用,成本也能大幅度降低。 目前来说两台计算机已经能够满足银行的需要。 这一次报纸上登了一条消息,说在城南有一家大清银行开业。 原本大家还挺好奇大清银行又是做什么的?没想到读报的报博士突然住了嘴。 “读呀,怎么突然停住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