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56 (第1/2页)
“李钧,我觉得你努力的有些太过了。”金义看着一个劲在抄书的李钧,“我们不知道在这里还要呆上多久,你这架势活似马上就要离京去赴任似的……” “不是,我只是突然觉得这些胡人的话很有意思,其实挺好学的。” 李钧某次在家中受到堂祖母的点拨,发现了一些胡文的规律。 像羯人,就属于匈奴语的一种分支,而且许多塞外民族的语言也都受到匈奴语的影响,所以他就先自学匈奴语,平日里多去传法院找译官讨教,如今再来看羯语,已经能听懂一些简单的词了。 凉州那边西域各族的语言也是如此,他发现凉州地区的胡人说的话结构一致,彼此十分相似,而且没有什么独立的句式,都是在一个词的后面缀上后缀,用以区分不同的用法,他只要记住常用的那些词,多背诵就好了。 对他来说,背诵没有什么太难的。而且只要找到某种规律,学起来也快。 只是译官毕竟不是胡人,他一直不知道自己学的程度到底算不算好。他只能自己埋头苦学,等被放了出去,自然就知道有没有学进歧途了。 “不愧是二甲传胪啊,听听他的话……”卢森学的是吐蕃语,自然知道学习一门番语有多么困难,“其实挺好学的……” 李钧脸一红,他似乎又说错什么话了。 “人比人气死人啊,可怜我到现在连写全这些蝌蚪字都不行,我们的李行人已经无师自通到看凉州那边西胡的经卷了!” “你别说风凉话,你摸书的时间还没人家十分之一的时间多。我看除非周公梦中给你开窍,不然你就只能有羡慕的份儿了!”也在低头看着书的是另外一位译官范斯微,他精通好几门胡语,但身体不太好,经常告假。 “只可惜读的再好也没有用武之地,我们这都亭驿就是一个被上官遗忘的角落……” “李行人,寺卿大人叫你回家准备行李。”一名鸿胪寺的属官推门走了进来,“左少卿大人那边需要人,寺卿大人点你明日出发,前往汾州协助左少卿大人。” “咦?明日就走吗?”李钧惊讶地合上书。“我这几位同僚不用去?” “你这趟是出去办差,事完了你还要回来。京里有一批东西要押运往汾州,交由左少卿大人,你正好随着押运的队伍一起走。”那位属官解释着,“寺卿大人听说你和汾州那些羯人有交情,所以临时点了你去。队伍里还有其他译官,你不必太过担心。” 李钧点了点头。 “下官明白了。下官这就回去收拾东西。” 卢森和金义二人面面相觑,想不到这李钧居然还和羯人有交情。 只是他真命苦,去跟着左少卿大人办差,等回来,怕是皮都要掉一层啰。 作者有话要说:小剧场: 当然,要是邱老太君能收留他,容他留在她身边做一童子,那就更好了。 顾卿:我擦,哪里有这么大的童子! 张玄:我元阳未泄,自然还是童子。莫非您要收我为徒? 顾卿:我还没你大呢! 张玄:岂敢岂敢,真人能成就天君,想来岁已过千,我这小小凡人…… 顾卿:啊啊啊 啊啊,快来人把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