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知(7.永远和,在一起) (第2/2页)
就是当地的特产了。 当一身青花瓷旗袍女人下车的时候,已经吸引了路人的目光。这是一个气质容貌完全与众不同的女人;身材婀娜,容貌绝色。她皮肤那么的白,身如拂柳,就像是画里走出来的,又像是那个谁写的那什么,“丁香般的姑娘”。 两个黑车停在路边,女人抱着一个婴儿,婴儿还醒着,眼里黑亮亮的,水汪汪的,像两颗葡萄;健壮的黑衣人站在她身后半步,粗壮的手给她撑着一把黑色的大伞。 “阿姨,” 这太太模样的女人站在路边,声音温柔,说着普通话,“这个团子多少钱一份的?” “五块。”巷子最前端的女人看了看她白青相间的旗袍,口音艰涩。 本地人不喊她阿姨的,一般都喊“诶”,或者“喂”。 “拿给我来,” 这个女人顿了顿,又回头看看身后的人,笑了起来,“十五份?十五份够吗?”她又笑。 没有人回答她。 “麻烦您,给我们来十五份吧。”她又咬唇笑,“我请大家都尝一尝。” 雨滴滴落在了屋瓦上,又顺着沟壑在屋檐滴水成珠。已经腌制好的生rou被卖家从不太干净的塑料袋里夹了出来,放在积灰的铁丝网上烤炙,下方的烤碳热的发红,又腾起了一层灰;卖家沉默的烤着rou块,某个地方的某个大院里正张灯结彩,大屋里摆了一桌午餐,树上还挂着红色的横幅,“欢迎……各位领导莅临指导!” 男人坐在主宾的位置上,抬头看了看这个标语,眯了眯眼,咂了咂嘴,面无表情。 窗外大雨如注。 “这就是当年喻老工作过的地方了,” 有人过来低低的讲解,“喻副—席小时候就在这里上过学堂,后来又在这里当过两个月账房。如今这里改成了景点了,都有人看护着。喻文青烈士,喻长怀烈士,” 男人微黑的脸渐渐肃穆了起来,那人声音还在低低,“就牺牲在西山上的文塔边上——” 饭桌上的气氛沉重了几分。 喻家一门七忠烈,五子三女牺牲了四子三女,大家都知道的。民教版的八年级历史书上有九处提及——最后独留下一人,建立了赫赫功勋。 满门忠烈,这也是百年前无数家庭都经历过的惨痛。 “伯父这次安排我回乡,也是想着拜祭先人和各位烈士的意思,” 气氛沉重,男人也开始说话,房间里一下子更沉静了下来,似乎针落可闻。这位虽然看起来年轻,却是来自于天上的衙内——如今又传达着云端那位的意志。如今他的声音沉重,又有着说不出的平静,“爷爷和伯父一直教育我们,饮水不忘挖井人。是人民建立了种花。伯父一直感怀各位前辈先烈的付出。这次趁这个机会,他老人家让我代表回乡,看一看故土,也看一看故乡的人民。” 不管心思如何,众人纷纷点头应是。 “下午我就去文塔看看,缅怀先烈,” 和旁边的人交流了一番,男人的声音又响起,“要轻车简从,不要搞什么封路,sao扰群众生活。” “更不要因此禁止群众进入。” “生于群众长于群众,我们不必惧怕群众,和群众隔离。” 灯光落在男人英俊的脸上,他面色严肃,“我们XXD人,永远和人民在一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