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85 (第2/2页)
,也不是每一样都能让人如意的。但是就目前来看,确实得到了一些能够提高产量的行之有效的办法。秋收还没有开始,亩产量还没法统计出来,不知道确切究竟增长了多少。但是只要眼睛不瞎,谁都看得出来农学院的几块试验田长得格外得好。 农为国之本。河州又是鱼米之乡。 在河州种田绝对不是像在北凉那样,亩产过了七十斤就能够张灯结彩,高喊着丰收的。甚至北凉种地的收成,根本就是为了能够让朝廷给北凉少贴补一点,那点产出连自家吃的都不够。 河州不一样。河州是大商的粮仓之一。朝廷粮仓内的粮食,少说也有四分之一,甚至在某些特殊的年份达到三分之一左右的粮食,都产自河州。 河州每年的粮食产量,直接关系着大商第二年的各种安排。 王知府说到这点,白正清也不由得点头:“王大人说的是。不过王大人在河州的任期马上就要到了吧?别处的水土和河州可不一样,咱们农学院好像还没研究到别的州,学子们年纪轻经验不足,恐怕是帮不上忙了。” 王知府咬牙,脸上的表情就有些僵硬:“劳烦白先生记挂。秋收过后就要返京了。”接着他是留在京城里当个京官,还是继续到别的州当个知府,还得看情况。 因为书院的兴建,他的政绩若是运作一番,并不难让他更进一步。但是看着如今河州眼看着就要一片大好的情势,他又有些舍不得走;又觉得在地方上能够兴学兴农,也是能够让人一展长才的事情。 河州势力盘根错节,但是难得的在书院一事上面都持同样支持的态度。甚至他了解到今年书院准备招收的第二批学子中,会有几个名门望族嫡支的子弟入学,到时候……好吧,有着书院这些先生们和山长在,书院是不愁生源的。 而且白河书院的师生们对书院都是交口称赞,除了农学院的学子家长们抱怨孩子们黑了之外,其余就没有一点不满意的了。 学子们不至于亲自动手耕田施肥养鸡养鸭,但是各方面蹲地头的记录和指导绝对不会少。 如今的这些学子们,让他们大略地指点一下河州地区的种植方法,问题不大。但是让他们去别的地方要去把这边的方法生搬硬套,那恐怕结果不会乐观到哪里去。 王知府转念一想,学子们不行,不是还有先生么?不过农学院的院长是林和诚,林老头还是很难搞的。 王知府长长叹了一口气,干脆把这些事情给放下了,转而和白正清请教起学问上面的事情。虽说他现在官已经做到这个地步,早就已经无需科考,但是白正清不仅学问上非常厉害,他几十年走南闯北,见识广博见解不凡。要不是碍着一点点脸面,他都有心叫白正清一声先生,当然以白正清的眼光,恐怕是不会认他这么一个学生的。 白正清到时无所谓。王知府出身官宦,当官的时间长,见识多,他也不是一无所获。再加上他的学生胡澈也在当官,他这个做先生的,在仕途方面能够给予学生的帮助有限,倒还不如这个王知府。 王知府走的时候,白正清送了一包胎菊茶。不值钱,不过是农学院里随手栽种的,如今这个时令喝着刚好。 他们教书匠嘛,都穷。 胡澈没跟王知府一块儿走,又跟着白正清在书院里面转了两圈。 “王知府走了,你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