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32 (第2/2页)
实施打压,却也暂时没有像宋朝那般推动。 因为重文抑武和加重中央集权的政策,黎国的军事制度与宋朝并无太大差别,皆是强干弱枝内外相制。 军事编制分为中央禁军与地方军队,禁军主要职责只是保卫京师,平叛内乱,地方军队才是抵抗外敌的主力。 虽然两者都是国家编制的军队,却因为弱枝政策导致两者的装备和训练不成正比。 还致力于削弱武将权利,指挥权与统兵权是分离的,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兵力再次下降。 文臣常年只重文采诗赋,全是纸上谈兵,若是发生战乱,总不能凭一张嘴皮子说退敌人。 按照这个国情,西北那边的北戎就相当于击败宋朝的金人,黎国的经济如今还比不上宋朝,如果照这个局势发展下去,不出五十年,黎国就要被外族顶替。 黎国可能要成为短命王朝,宋朝至少还坚挺了三百一十九年,黎国最多一百六十年。 以后这个时空发展到了中国现代的阶段,历史学家对黎国的评断,可能就是对后世贡献巨大,却不善顺势管理,导致迅速消亡。 瑾瑜决定将黎国容易遭到攻击的弊病列举出来,将利弊一一论证,让皇帝信服现今局势不利于长久发展,再列举解决之法,说服皇帝推动商业工业发展,将严重重文抑武的情况改善少许。 只要经济上去了,国民生活水平自然提高,再有一支精良的军队和一些懂得行兵作战的武将,外敌便不是那么容易长驱直入。 发展个几十年,黎国便是大国盛世。 这些,是后世之人反观历史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在场众贡士无法预见的,光是这一点,他就赢了。 瑾瑜一笔一划写着自己的策问题,在文章观点看上去深谋远虑又独到的基础上,力求行文流畅,写一手漂亮规范的台阁体。 直到日暮西沉,瑾瑜才将这主试题按规定的格式,在两千余字写完收尾。 写完了主试题,瑾瑜拿起今年特例的附加题。 这是一封书信,准确来说,是一封英文书信,不是原件,是由翰林学士们誊抄过来的。 这就是瑾瑜为何要发笑的原因,他懂英文,虽然有一些词和句式很生涩,可能是因为古今时代差异,但他大体能看懂什么意思。 之前打听朝中局势,听闻前几日打遥远番邦来了个奇特的人,会说中原话,带来了那边国主的书信,觐见黎国皇帝时却十分自傲。 称国王派遣他来黎国学习,但黎国连一个能与他说话的人都没有,而且还看不懂他们国王的书信。 瑾瑜当时还觉得稀奇,这个时空的欧洲人居然如此前卫,能想到派使者过这边来学习。 但没放在心上,毕竟他不了解北戎以外的国家,不知道他们说的是什么话,也用不上他cao心。 没成想,今天的殿试,皇帝就把这个难题丢给了一众贡士,答不上来没啥损失,答上来自然皆大欢喜。 翰林学士这个誊抄可以说非常厉害了,像画画一样。 瑾瑜看了大致内容,这个国家的国王,用语很客气,并不像传言中那个使者一样高傲。 大致意思是他听说黎国有火树银花,和能用木头造成可以写字的纸张,十分方便,想让这个会说少许中原话的人来把这两项技术学过去。 火树银花说白了就是火药。 原来这个时空,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