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3 (第2/2页)
次子的麻烦。 在家事上,贾代善也是挺犯愁的,老话说的好,百姓疼幺儿,这话放在夫人身上再是再合适不过了。 世上哪有不偏心的父母,但凡事都要讲究个度,贾代善一开始真没把这个当回事儿,毕竟三个孩子都是史氏一个人生的,压根儿就不存在嫡庶之争,自个儿的亲孩子,就算史氏有偏有向,也应该不会太过分。 不过他冷眼旁观了这么久,史氏显然是没法自己把握偏心的程度。 他又不能把这事儿拉出来,光明正大的跟史氏说,免得起反效果。 但是不管不顾吧,他又实在是看不下去。 如今他唯一能想到的主意就是‘祸水东引’。 老话还说了,小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 贾政作为小儿子是史氏的心头宝,长子和次子都争不过,但这不代表长子和次子的儿子会争不过贾政。 所以赶紧定亲、成婚、生孩子吧,到时候把中馈交给老大媳妇,把孙子交给夫人带,皆大欢喜。 贾代善预想的管家、养孩子的模式,完全是参照了自家母亲和夫人,当年长子和次子出生之后,就被抱到母亲膝下抚养了,至于夫人,则是正式接过管家权。 按照过往的经验,这样的安排是完全行得通的。 在贾泽和贾赦都不知情的情况下,他们的老父亲就已经开始考虑合适的儿媳妇人选了。 长子是要顶门立户的,娶的妻子家世不能低了,性子不能软了,最好还得是出身清流,这样日后岳家也能帮衬到长子。 至于次子,就真的有些高不成低不就了,没有 爵位可以继承,也没有安身立命的本事,哪怕是自个儿的亲儿子,贾代善也不得不承认,次子并非是一个合适的结婚人选。 好在长幼有序,长子定亲以后,才能轮得上次子。 贾代善是个相当能够沉得住气的人,自古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他这儿,给自己长子定亲,非但没有知会当事人,连自家夫人他都没有告知。 先荣国公老夫人三年的孝期一到,贾代善出了孝期,立马便被圣上召回,去兵部做了正二品的尚书,完美诠释了‘简在帝心’这四个字。 不过让众人大跌眼镜的,并非是荣国公出了孝期后,起复如此之快,而是荣国公和翰林院掌院学士张大人,这两个看起来并没有太多交集的人,成了未来亲家。 荣国公,超品爵位,又是正二品的兵部尚书,关键是曾经在边关领军多年,在军中的威望甚大。 张子安,从二品的翰林院掌院学士,清贵至极,世代都是读书人,可以说是清流中的清流。 在诸皇子还年幼的时候,朝廷还未能掀起夺嫡之争,最大的党派斗争便是勋贵与清流之间的斗争。 可以说是互看不顺眼,军功起家的勋贵瞧不起清流只知纸上谈兵,读圣贤书长大的清流,虽然也瞧不上莽夫。 这些年,诸皇子渐渐长成,勋贵与清流之间倒是没那么界限分明了,不过也不怎么友好就是了。 荣国公和张学士,分别是勋贵和清流的代表人物,平素也没见这两位有什么交情,冷不丁的突然曝出来两家要定亲,而且一个是嫡长子,一个是嫡长女。 这可不是什么小事儿,若亲事真的能成,两家不光是结了亲,某种程度上,甚至是休戚与共。 ‘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