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511 (第2/2页)
我们平时做的都差不多啊,稍微转换一下都能解出来。” “可不是,但为什么他们都觉得难?” “不知道啊,我到现在都一直以为听错了。” “……” 学生们不知道,其他学院可没有什么,,更没有突击式的题海战术。 家长们带着学生们往家里走,也时不时观察着学生们的表情,但越看越迷糊,怎么和其他考生的表情不同啊,这是考得好还是考得差?急死个人了。 此时,考生们的考卷已经被运去批阅了。 阅卷官其实也不轻松,这几天他们是无法和外面取得联系的。 唐朝初期,科举考试是不糊名的,但徐长生在和李承乾聊天的时候,曾经谈论起过糊名制,李承乾觉得还不错,所以将方案告知了李二。 李二觉得这方法好,干脆直接就使用上了。 阅卷官拿着糊了名的考卷,批了起来,当然也不妨碍他们时不时交流一下。 “今年的考生不行啊,好多题都不会做,看看我这张考卷,大部分都空白了。” “估计是今年的题偏难吧。” 而另一位阅卷官有些懵,抬头看了看说话的同僚,又看了看他批的考卷,他们说的是同一批考生吗?他批的这张考卷,做得可好了,明经科很偏僻的知识都全答对了,就是……写的字怎么看都有些幼嫩。 说了一句,“今年的考试也有不错的,比如我批的这张考卷,明经科全对,说实话,就算我亲自做,也不可能全部答对,就是这字吧,差了点火候。” 一群阅卷官一愣,全对?不可能吧,今年的明经科的内容涉及面实在太广,连他们不看答案的话,有些知识面都不知道。 最近几年,科举考试的考题一年比一年难,这也是有原因的,自从徐家子将便宜的纸张弄出来卖到大唐的大街小巷后,读书人的成本降低了,读书人如同雨后春笋一样涌了出来。 所以考生多了,为了拉开差距,考题是一年难过一年。 这时,又有一个阅卷官说道,“咦?我这也批到一个明经满分的,就是字也差了点火候。” 一群阅卷官面面相觑,干脆暂时放下自己手上的考卷,跑去围观了,“两个满分,字都不好?这是不是太巧合了?” 一堆人围着两张考卷,“你们发现没有,他们的字好像有些相似,而且怎么看着有种熟悉感。” “或许是同一个先生教出来的吧,我们觉得熟悉,说不定还是我们认识的人的学生,可惜现在采用糊名制,我们也不能揭开看看到底是哪个学院的。” “估计该学院擅长明经吧,一个学院出两个满分,不得了不得了。” 主考官房玄龄看了过来,“好了,大家回自己位置上去吧,出两个满分已经是极限了,估计今年就他们两明经考得最好。” 不是他自夸他的眼力劲儿,这可是他的经验谈,往年一个满分都未必有,再说今年的考题还这么难,出两个满分已经是意料之外了。 话才落,突然又一个考官大声道,“我这又批阅出一个明经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