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313 (第2/2页)
夫妻两万块家用,比老大老二口花花的好多了。 那两个,遇父母生病,老大还愿意给父母出钱。遇到他们夫妻俩过生日还给几百块,其余的就没了。 老二呢,就给了那一次钱,再也没有给过。 相反原身夫妻俩,每个月都开车去省城给他们送菜,送土鸡蛋,还乡下的猪rou,鸡。孩子们的压岁钱,生日,都是一千一千的给。 一年为他们花的钱,至少一万。 可他们不感激也就罢了,偶尔坐在一起的时候,还说他们同事的父母也在农村,人家怎么怎么厉害,给孩子们买房买车,或者人家的父母带孙子孙女,不带的也出钱请保姆…… 这些话他听的出来,是说给他们听的。 原身夫妻俩被儿女比较,他们很是伤心,是,他们是没有在后来这十多年给他们帮衬。 但,他们也没有让他们养不是。欠的那一屁股债,也没有找他们两个出一分钱,帮忙还。 原身没有像村里人那样出去打工,一直做些小生意。不是他不知道出去打工挣钱,是因为孝顺。 他的亲妈身体一直不好,从原身高中毕业,结婚的那一年生病开始,就因为生病住院,一直没有再下田下地做事。 从那年开始,老太太一直到几年后病好痊愈,一直都只是在家里做做饭,弄弄菜园子。 是村里日子最好过的老太太,儿子孝顺,儿媳脾气也不错。 八几年就有村里的人出去南下打工,可他一直坚守在家里,就是因为亲妈,因为老大老二,家里老的老,小的小。 再后来,又有了老三,更加的不可能。 村里和他年纪差不多或者小一些的,出去打工几十年,家里条件都不差。 好些都在广东买了房子,可即使这样 ,他也不羡慕。因为他们的孩子从八几年开始就做留守儿童,他们的孩子初中高中毕业就出去打工,虽然现在赚了一些钱。 可在学识,见识方面不如他的孩子们。唯一让他羡慕的是,那些没有读什么书上什么学的孩子(大部分),因为接触的都是底层打工者,有些虽然粗俗不堪,有钱都不会花。可他们依然思想传统,依然遵循古老的思想,上孝下慈。 那些孩子(大部分),都对父母孝顺,至少比原身的家的要孝顺,这份孝顺不只是有物资的还有精神上的。 儿女们有比较,原身也是有比较的。 原身今年从年后,一直心底不舒服,为什么不舒服,还不是隔壁的堂舅堂姑(年龄差不多)们在过年的时候说他们的孩子如何如何的孝顺,一个月给他们多少钱,孩子每个人一个月给多少,去年年底给家里置办年货花了多少钱。 给钱置办年货,是孩子们的心意,他很在乎。真给钱他不会花,但那份心意他在乎的不得了。就像老三从工作后每年给家里两万,他们夫妻俩虽然收了,可从没有花过一分钱,都是单独给老三存在一张银行卡上的。 郁结于心,时间一长,又病倒了。 原身,现在只想能自己赶快还完一点点尾债,然后多挣点钱,帮帮老三。 至于省城的两位,自求多福。如果孙子孙女外孙还不错,就与孙辈们互动一下,老大虽然还不错,可他梳理记忆时发现,老大的行为与原身的自认为是有偏差。 老大进入城市工作多年,接触的人多,纯真的心思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