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05 (第1/2页)
在想什么。 卓然抬手为严琳倒了一杯清酒,严琳收回视线,缓缓吞入腹中。 卓然道,“咱们回吧。” 严琳颌首。 两人起身离开。 忽然外头传来一阵喧闹,许多闲汉嘘闹着笑喊,“哎哟,有人抢人头了!有人抢人头了!” 就见一道灰影已经挤开人群抱着什么跑了个没影,后头有两人在追,“那是你家的头吗?给我站住!” 一时,胡安黎小厮奔上前回禀,“大爷,咱们老爷的头被个小贼抢走了!” 胡清的小厮略慢一步,回禀的也是同一桩事。叔侄二人刚刚看到楼下一幕,本就担忧,不想正应在自家身上,胡清骂,“还不快去追,还愣着做什么?” 胡安黎抬手拦住二叔,道,“不用。二叔,阖帝都与我父亲有这样大仇的无非就是严家,他们要人头总不会是去上供,去严氏父子坟冢处。” 胡清一跺脚,“这姓卓的!” 胡家叔侄追到严家父子坟冢前,青色墓碑前供品与胡源的头颅都被摆的整整齐齐。严琳正跪在父兄墓前祭拜,卓御史一脸肃穆站在一畔,头顶杏林萧萧,袍摆衣袂飘飘。 胡清早便听闻严家案重审之事,但,真正面对严家父子墓碑时方切身体会到这种羞愧难堪。 空气中的香烛气息混合着秋天杏林冰冷的草木香,胡安黎待严琳祭拜结束方上前深施一礼,沉声道,“严老爷严公子,如今恶人伏诛,因果相报,请二位于九泉之下安息。” 胡清也上前行了一礼,对严琳道,“还请姑娘将家兄头颅相还。” 胡安黎则道,“你们要是愿意留着,也没问题。不过,依严家品格,必看不上家父这样的人,葬于严老爷严公子附近,怕要让逝者不安。要是放在这里,虽说如今天气凉爽,多放几日也要腐臭生蛆。倘无人看守,被什么野狗叼去啃食也有可能。随你们,我回去着人打个木制头颅给他安上也是一样下葬。” 胡清惊悚的看向侄子,胡安黎一副随严家便的模样。 严琳道,“我只是让家父家兄看一看当年罪魁下场,我心愿已了,你们拿走吧。” 胡安黎示意收殓尸身的人过来拿走胡源的脑袋,对严琳、卓御史微微一颌首,便与胡清离开了。 ☆、二零七章 一入九月, 天气转寒。吃过重阳酒,赏过重阳花,李玉华就张罗着府里升火, 寻常人家得入冬才升火, 李玉华怕冷, 她家九月中就升火的。她看着家里账目,让人将发给各属官的炭火都送去。炭火虽要依官阶分等级,李玉华待人一向不小器,就是最末等的属官, 用的也是很少出烟的竹炭。 如杜长史华长史, 分给他们都是上等银霜炭。 李玉华还会时常抽捡,担心底下人势利, 怠慢了那些官小职低的属官。 杜长史是个大冬天也扇不离身的潇洒人, 年轻力壮不怕冷。华长史不一样, 这位长史上了年纪, 王府分的炭,足够他一家子用了。 华太太都常说,“在翰林当一辈子的差使,也不比在三殿下这里实惠。”夏发冰冬给炭,平日里瓜果衣料赏赐不断,虽则老头子俸禄不丰,可平时却花用不着什么银钱, 倒能多给孩子们买些纸笔读书了。 杜长史正跟华长史凑在一处说程雨的案子, 刑部对查案可不是程雨说贪墨就贪墨的, 贪的银钱在哪儿, 银子的来龙去脉,存放之处得交待清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