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02 (第1/2页)
留下一点痕迹。 她看着他,心中品度他:依然是那么沉稳,神情依然透着桀骜,便是断手出族。也没有令他丧失半分气度,面对钦差应对从容。 可是,他今日来此却并不是为了她。 他只是为了澄清他自己而已! 自始至终。他都没有看她一眼。 她甚至怀疑,过去向他道谢。他会不会理睬她。 她双脚有千金重,半寸也挪不动。 越觉得他可贵,心下越对他不舍,她也越加仇恨郭清哑:若不是郭清哑,自己和方初不会离心离德;哪怕穷尽一生精力,她也要将郭清哑踩入泥泞,否则一生都将无法释怀! 此案判定后,韩希夷想要过去向方初致歉。 然方初下堂来,目不斜视,刻意往角落里走去,并站定。 韩希夷止住脚步,知道此事恐怕一时难以转圜。 堂上,王大人又宣布开始审理郭织女老师一案。 这次,高巡抚和杨按察使都在座,等同会审。 堂下,一众锦商都屏息,拭目以待。 这气氛,比刚才审问谢吟月和方初紧张多了。 韩希夷再无暇顾及方初,只顾堂上了。 一声令下,衙役传入李居士李青霭。 这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妇人,面貌与韩太太有三分相似,只没有韩太太的妩媚,她比较端庄,曾经的风华随着岁月凝练成从容的气度。 拜见后,王大人首先问:“你就是李青霭?” 李居士回道:“民女正是。” 王大人又问:“你曾教过郭织女?” 李居士回道:“教过些时日。” 王大人命传郭守业上堂,问他:“你可认得这位居士?” 郭守业摇头道:“回大人,小人不认得她。” 态度很诚恳,并不串通撒谎。 王大人再问李居士:“为何连郭家人都不认得你?” 李居士回道:“民女是晚上教那孩子的,在船上。” 王大人又命传李红枣等绿湾村人上堂,一一辨认。 众人都说不曾见过李居士。 李居士坚持说,她是在晚上划船接了郭织女,带她去江上教授学问的,天明送回。 听到这,吴氏心里发憷。 因为,清哑小时候跟她睡! 别说一晚上不回来,便是晚上动一下,做娘的也要起来查看,可是踢了被子,可是被蚊子咬了,可是做噩梦了,等等。 她心中念念有词:“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我睡觉死,睡觉死!” 就听杨大人喝道:“一派胡言!据你在供词上称,先后教过郭织女几次,每次不过两月时光,如何能令她有如今才学?” 李居士抬头,目光炯炯地看着他回道:“大人难道不知这世上有种人叫‘天才’?若非如此,民女又怎会有兴趣教她!” 杨大人冷笑道:“天才?你还不如说她无师自通呢。” 李居士认真道:“大人,项橐七岁能为圣人师;甘罗十二封上卿;蔡文姬六岁能辩弦音,那时她从未学过琴,是无师自通的典范;还有聪慧过人的曹冲、七岁能诗的骆宾王……请问大人,这些人都是妖孽吗?和他们比,我这弟子十四岁方才崭露头角,且她的才学也不惊人,她的才华更多的表现在纺织上,这对于一个日日以纺纱织布织锦为生计的乡下女孩来说,很奇怪吗?” 杨大人无言以对,情急之下道:“这……这怎么能比!” 李居士追问道:“如何不能相比?” 王大人问道:“你的意思,郭织女乃天才?” 李居士坚定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