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483 (第2/2页)
。 高巡抚冷冷道:“为何不说是‘冤枉无辜,倒行逆施,以至天怒人怨?’这么多人上告,难道都冤枉了夏织造?便是大人喊冤,也要去公堂上喊,经过按察使司审理后,才能还大人清白。” 夏织造道:“等钦差到此,下官自会辩驳。” 杨大人急忙打圆场,对高巡抚道:“非是下官不奉大人命令,只是眼下湖州各地均受水灾,百姓流离失所,正要全力筹款赈灾。夏大人身为织造衙门长官,历年都是由他出面召集锦商们捐款。若此时夏大人被收押,将由何人出面?商场岂不更混乱了?还是先让夏大人筹集赈灾款为上,其他事等钦差来了再说。大人看如何?” 高巡抚道:“筹款一事本官自会安排。” 杨大人道:“大人不辞辛劳,忠心可鉴。但郭织女是大人推荐的,大人该避嫌疑。横竖朝廷钦差就要到了,何不再等两日?此案牵涉妖孽,以下官能力,实难断明白。还望大人海涵!” 夏织造也道:“下官还能逃走不成?” 高巡抚怒视杨大人,忽然笑道:“好!” 然后对夏织造道:“就请大人全力筹款赈灾。” 夏织造躬身领命而去。 出了巡抚府,他擦了一把也不知是冷汗还是热汗。 杨大人为他争取到缓和的时间,他要好好利用。他早就料到对手会不惜一切代价拉他下马,却没想到来势如此凶猛。 他要好生安排了。 他急赶回霞照,邀请锦商们去织造府商议筹款赈灾。 这既是官府的命令,也是锦商们的责任。 于公义而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锦商们该尽这份心;于私利而言,他们的利益和这一方百姓紧密相关,百姓遭难,他们便不能坐视不理。 然这一次,锦商们却应声寥寥,便去的,也多是管事。 织锦世家中,只有卫昭、曾大少爷和刘大少爷去了,谢家谢明理也去了,二流锦商以周记为首,到了几个。 第440章 和尚 提及赈灾,卫昭坦言卫家银根吃紧,但若别人都能全力支持,他必然不会落后。——竟是要看其他世家态度。 曾大少爷爽快表示挤出五万两来。 刘大少爷也表示出五万两。 卫昭便说,他也捐五万两。 谢明理毫不犹豫地捐出十万两。 卫昭等人都面露异样。 曾大少爷旋即笑道:“谢家都能挤出十万,我曾家自然不能落后,宁可今年苦些,也要为百姓出一分力。我曾家也出十万两。” 连周记也出了十万两。 夏织造大喜,期盼地看向卫昭和刘大少爷。 卫昭么,含笑不语。 刘大少爷犹豫片刻,增加了三万两。 其他世家管事们也没说不捐,只说他们做不得主。 夏织造气得脸涨红——这几十万两够什么用的? 最可气的是,事后除了周记把银子送了来,其他各家一分银子也不见。派人去催,卫昭等人都说,别人交了,他们就交。 世家们也没有坐视灾情不理,每家在各地设了施粥点,向灾民施粥,就是不肯交银子。 夏织造终于感到恐惧了。 他拍桌吼道:“别人就罢了,谢家怎敢敷衍本官?” 谢家别院,这日,谢吟月接到曾大少爷一封信。 信中告诫她:先不要将赈灾银送出去。这一次,夏织造恐怕在劫难逃,要她谨慎,切不可被夏家拖累。 谢吟月看完信,微微一笑。 她轻声道:“本就是要一箭双雕。怎会被他连累!” ※ 混乱中,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