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33 (第2/2页)
己的主意。 齐覃在太子那里,是吃够了继承人优柔寡断、没有主见的苦头了,见六儿子有主意,他只有鼓励的,哪里会有半点矫正之意。 他已经打定了主意,就算齐晟说的不好,他也要勉励一番,不要把这个儿子的胆气给磨平了。 对于齐覃的心思,齐晟可不知道。 齐晟的想法也很简答。 他就是想取得一些话语权,然后在天子废了太子之后,就支持四哥上位。 对,他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觉得几个兄弟之中,最靠谱的,就是四哥了。 他最近也特意观察过了,四哥对太子已经逐渐疏远了,显然是已经察觉到太子不是一个能御天下的人。 当然,更重要的是,四哥的两个人格,一个看重亲情,一个有主见。 如果他从公与私这两个方面向四哥进言,四哥一定会慎重考虑的。 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他也不敢奢求能把女子的地位提到跟后世相差仿佛,只要让女子在礼教的层层压迫下,有一丝喘息之机,就不算他白穿越这一回。 但这一切的前提,就是他得先改变一下以往那不靠谱的形象。 至少他说出的话,得有让人信服的资本不是? 所以,纵然他知道自己的想法可能不符合这个时代的主流思想,却还是说了。 古人不是说了嘛,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说不定,两个时代的思想碰撞,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呢? “商人逐利本是天性,陛下何不利用这种天性,驱使他们,为朝廷所用呢?” 齐覃的眉头皱了起来,“商人?” 士农工商的思想传承了数千年,如果没有大的变革和动荡,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是很难转变的。 齐覃当即就说:“商人重利轻义,怎么能让他们参与国事?” 齐晟点了点头,说:“钱与权,不能掌握在同一伙人手里。” 齐覃眼睛一亮,问道:“这些,是谁告诉你的?” “啊?” 齐晟一怔,迟疑道,“资治通鉴?” 见齐覃脸色一黑,他急忙干笑了两声,老老实实地说:“春秋时期有陶朱公因巨富被各国奉为上宾,战国末有吕不韦待价而沽。前车之鉴,后事之师,陛下让臣读史,臣总不能白读不是?” “好,好,好!” 有了前头的太子做榜样,齐晟给的惊喜实在是太大了,他兴奋地大笑了好几声,却忍不住想要再掂掂这个儿子的斤两。 “南疆的情况,你已经了解了。若是不动兵卒的话,你可有把握让他们彻底安分下来?” 齐晟干脆利落地摇头,“没有把握。” 齐覃:“…………” ——你刚才不是还说得头头是道吗?怎么怂得一点转折都没有? 对此,齐晟表示:实话实话,不叫怂。 其实,并不是齐覃吝惜兵力,也不是他有意为难齐晟。 实在以南疆的地理环境太过复杂,还有民风也过于彪悍,朝廷若要对南疆用兵,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