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369 (第2/2页)
之令,打扰安吉公主清修,实是因战乱,为保安吉公主的性命才允许她留至城中,待得天下太平,安吉公主依旧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至于将安吉公主安置在何处,先皇不是为刘贵妃修了座庙吗,就让她去那里待着呗。 又能清修,又有了容身之所,两全其美啊。 不说别人,永平帝听完江夏王这样的安排是满意极了。 刘贵妃活着的时候,安吉公主拿她当枪使,这回好了,去给他阿娘作陪,每日早晚三柱香,也不枉他们相交一场了。 大长公主只要保住安吉公主作为皇室公主的脸面也就尽够了。 虽说降了等,算是狠狠打了安吉的脸,但是安吉作出的那些事,在城外胡乱作为,她不是没听说过。想了想也是安吉自己作出来的,能留她一条命也是她老婆子最后能做的事了,只一声长叹,没多作言语。 安吉公主自然是不服的。 当皇帝的是她侄子,她不仅没升一级,反而降了等。 食邑,她从前有一千户,现在直接削了九成,她咬死永平帝的心都有了。 比她阿兄绝。 她在尼姑庵能过风生水起,主要就是玉衡帝虽然给她撵去清修,她的食邑却照旧,并没苛待了他。有钱能使鬼推磨,她自然过的滋润。 有银子,有男人,请她回建康她都不回。 可是,战乱起,她又招了脏病,不回她就得死外头。 ……好吧,能留条命也是好的。 安吉公主咬牙,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给刘贵妃烧香,好啊,烧就烧,反正她活着,死的是刘贵妃! 安吉公主认命,胳膊拧不过大腿,可是知道给城门郎那些医药费及安抚费也都是她出,一扣就是两年的食邑,她有些受不住了,眼泪都下来了,rou疼,心更疼! 对于安吉公主的处置,萧御史是满意的,永平帝做到了他在那个位置上能做到的最公正的处理。 循例上表歌功颂德了一番,君臣都很满意。 会稽大长公主并没有多留安吉公主,圣旨下来当天就将安吉公主——不,是益阳县主才是,一辆折角小牛车就送到了玉衡帝给刘贵妃建的庙里。 至于伤人的二牛,已经投入刑部大牢。 至少在外人眼里,谢萧两家对上皇族的公主,大获全胜,里子面子都赚到了。 谢显护萧宝信之心,尽人皆知。 不过也不知道是不是碍于萧宝信之前彪悍的形象,竟然大部分更认可谢显畏妻如虎,而非是爱之深护之切。 更多人是认为,他出头的原因是不敢不出头,怕回家挨揍。 毕竟萧宝信的功夫有目共睹,是有群众基础的。 第400章 仗义 谢显不是没听过传闻,不过跟没听过一样,依然故我。 他自己是不怕别人这样认为的,坦坦荡荡无所谓,可在别人看来就是默认,连否认都不敢。 将安吉公主贬为益阳县主,谢显还是很满意的,这处罚不谓不重,还让她在刘贵庙里清修,那就是从银钱与脸面方面重重制约。 玉衡帝爱重刘贵妃,城里建的刘贵妃庙也是极尽奢华,派着宫里的老太监老宫女给看管,规矩也是极严的,不比城外的尼姑庵里能让益阳县主胡作非为,这就是对她最大的惩罚了吧。 永平帝又怕老太监老宫女看管不住,便从宫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