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血债血偿 (第1/4页)
第十一章血债血偿
到了灵云寺,桂萼先下了马车,撑开油纸伞,再掀开帘子,扶顾荼下车。 雨中带着风,透心的凉,系在发丝上的发带随着风飘扬,沾染上雨滴。 深山的空气新鲜,尤其是雨中格外明显,顾荼接过油纸伞撑开,慢慢走进灵云寺。 门口早有侍从等候,见顾荼弯腰行礼,“小姐,太子殿下在阁楼等你,小的给您带路”。 在寺庙藏经阁后专门备有给太子殿下清修的住宅,高大的银杏树年代已久,枝繁叶茂,入秋后金黄的叶子被雨水打落。 飞翘的屋檐,雨水自上滑落,如同密织的帘布,晶莹剔透。 顾荼是喜欢雨天的,在清河镇的时候,每到雨天,殷芸都会给自己做烤鱼吃,外皮烤的焦脆,内里rou质鲜嫩。 坐在门前看雨,身边还有趴着一起躲雨的狸奴,殷芸则躺在里屋休憩,日子恬静而安逸,没有烦恼,没有忧愁。 站在阁楼下,抬头就能望见站在窗前的太子殿下,姬煜是侧对着顾荼的,所以没能瞧见。 或许是因为休息之日,太子并没有束发,长发仅用红面缎绸系着,背影挺拔。 太子外表看着是温和的人,可是又和师叔的温柔不一样,顾荼在心里想着,师叔的温柔尊重是骨子里的,而太子的温和是带着目的的,像藏着针的棉花。 雨势渐大,打断思绪走进楼里,顾荼在侍从开口前让桂萼留在楼下,不用陪同上去。 姬煜见人已到,和煦地说:“小五,快进来喝些红糖姜茶,暖胃,今日外面雨可真大,衣裳可有沾雨?” “谢太子殿下关心,没有淋湿。” “何必如此客气,以后不用喊尊称,喊我重光就好,重光是我的字。” 姬煜坐下,亲切地询问:“小五,可会研墨?” “会的”,说完走上前,跪坐在姬煜对面,拿起桌前的砚台。 “小五在国子学可还适应?” “适应的,直讲们人都很好。” “学的可是哪几门学科?” 顾荼应答:“除了必学的大中小三经之外,还选了律,算,医三门。” “为何选这三门,据我所知这三门可是最难,很多人都偏向于书、艺和乐?” 顾荼摇摇头,缓缓道:“我不会因简单而不学,也不会因难而不学。” 姬煜饶有兴趣,耐心地看着女孩细细道来。 “不会因简单而不学的意思是,即便简单的学科也有其价值,不能觉得简单东西就毫无意义从而不学,至于不因难而不学的意思就简单多了,难的知识不能逃避而因主动克服,从而获得更大的价值。” “殷芸把你教导的很好啊”,姬煜点头称赞。 “律学学习律令,可了解国家政策,一国之策事关整国的存亡,其中蕴含的知识博大精深,至于算学,财政管理怎可没有算,如何用最少得成本取得最大的利益是算学的魅力,医学就好解释的多了,人学医不过是为了危亡之际能救自己一命,救亲人一命。” 姬煜看着女孩侃侃而谈,仿佛时光穿梭,看到多年前肆意高傲的殷芸,殷芸可惜在女儿身,没有施展才华的地方,从而也成不了翘楚。 “可有喜欢的经文?” 顾荼歪歪脑袋,想了想,“比较喜欢《南华经》,庄子其文想象奇幻,瑰丽诡异,很有意思,尤其是内篇的逍遥游和齐物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