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368 (第2/2页)
外有边将内有宰相,杨家才能稳,这是当初李谈忽悠杨国忠的话,杨国忠也的确是这么认为的,所以李谈什么事情报上去基本上都能开个绿灯。 没理由他被参了,李隆基都让他自辩了,杨国忠还没动静,这样看起来应该是觉得没事外加在等。 等李谈的自辩奏疏上去之后,看那些人后续的动作。 如果那些人后续没有了动作,那么就可以肯定估计是御史实在没事干,随便上一本强调一下自己的存在。 不过这种可能太小,所以就只能剩下第二种,这一道奏疏应该是对方开战的信号,至于为什么要针对李谈,杨国忠也不知道。 李谈想了想还是认认真真写了奏疏自辩,而且是按照格式写的,遣词造句十分规矩,根本看不出曾经有喷的御史台都不敢参他的凶狠。 他写完之后就直接派人快马加鞭送去长安,但是有关吐蕃的军报……却瞒了下来。 众将领知道之后颇有些不安,军功这种东西是需要主将报上去,然后朝廷封赏的。 李谈不报上去的话,他们在这么偏远的地方,就未必还有人能早知道他们在这里打了胜仗了。 不过,李谈应该也不是为了贪图军功,毕竟捷报没有报上去,他自己的军功也没有啊。 就在众人疑惑的时候,田神功多少摸到了李谈的脉络,跟袁哲等人说道:“最近都警醒一些,或许还有一战。” “什么?还有一战?”袁哲等人都有点不太相信。 毕竟之前李谈出兵的借口就是吐蕃有异动,担心他们侵犯大唐领土。 后来吐蕃的确是调兵过来了,只不过吐蕃调兵到底是真的想要趁火打劫,还是提前得知了李谈的行军计划不得不先布置下来就不知道了。 毕竟吐蕃在还没开打的时候就开始派人运送粮草,还调了士兵过来,看上去并不像是提前做好准备的。 不过现在去追究这些大概也没有什么意义。 他们的关注点就是打仗的理由在哪里? 之前是要御敌,后来他们御敌成功,将敌人一口气打到了石堡城,而石堡城原本也是大唐的领土,打下来就是收复失土,所以李谈还要打也没什么问题。 现在还打是为什么?再打就要打到吐蕃境内了啊。 难道是为了给吐蕃一个教训吗? 毕竟他们想了老半天也不觉得只凭着他们这点兵力能啃下整个吐蕃。 而且朝廷应该也不准许……等等? 众将惊疑不定,他们总算是转过弯来,朝廷如果得知石堡城被夺回来,而吐蕃示弱打算议和,肯定会同意议和。 难道因为李谈还想继续打,所以压着军报没有发过去? 田神功见大家都有所领悟,便点点头低声说道:“我前些日子在去跟大王请示的时候,他正好在看舆图,只不过他当时看的地方不是鄯城也不是石堡城,而是……大非川!” 将领之中读过书的顿时联想到了大非川战役,而没读过书的则一头雾水。 田神功见有人不解便说了一遍大非川之战的情形,也是自从大非川一战之后,大唐在对吐蕃的策略上就一直是比较弱势的。 此时众将领也都明白了田神功的意思,袁哲更是直白问道:“殿下这是想要一雪前耻?” 田神功点点头:“应该是不错的,高宗在时对外几乎从无败绩,只有这大非川,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